ID: 23858147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5章 第3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学案教师版+学案学生版+学案课件版+课时作业+解析5份打包)

日期:2025-10-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1105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人教,应用,5份,解析,作业
    第3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知识点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特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3.类型 (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相同或类似,如吲哚丁酸。 (2)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4.应用 (1)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①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a.它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 b.调节花的雌雄比例; c.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 d.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 ②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还能减轻人工劳动。 (2)负面影响 ①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则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②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P102正文)禁止在肥料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 吲哚丁酸(IBA)既可以是生长素,也可以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特定应用情境中,如何判断其类型? 提示:基于植物自身合成还是人工合成进行判断。 1.α-萘乙酸(NAA)、2,4-D等都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生长素。 (×) 提示:α-]萘乙酸、2,4-D等均为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调节剂。 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不如植物激素稳定。 (×) 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效果比植物激素稳定。 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必然会导致增产、增收。 (×) 提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一定会导致增产、增收。 4.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 5.在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生理状态。 (√)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农业生产中,人们常用NAA处理未受粉的番茄得到无子番茄,常用乙烯利催熟水果,使水果提前成熟上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NAA处理未受粉的番茄可得到无子番茄? 提示:生长素及生长素类调节剂可促进果实发育。 2.在实际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代替天然植物激素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天然植物激素含量低,且提取困难。 3.农业生产上,生长素类调节剂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生长素效果明显,原因是什么? 提示: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可较长时间发挥作用。 4.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吗? 提示:不会。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对植物体起作用,对人体不起作用。 1.(链接P100问题探讨)种植葡萄时,在扦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丁酸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IAA类似 B.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C.喷施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可以促进葡萄果实的发育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不稳定等优点 A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就有几十种,不过,从分子结构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的相同或类似,如吲哚丁酸,另一类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的差别较大,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A正确;施用某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一定能提高相应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D错误。] 2.(不定项)(链接P101思考·讨论)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