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双曲线 【知识点1】双曲线的定义 1 【知识点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4 【知识点3】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6 【知识点4】双曲线的离心率 9 【知识点5】直线与双曲线 12 【知识点6】双曲线的实际应用 16 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重点)。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重难点)。 3.掌握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重点)。 【知识点1】双曲线的定义 双曲线的定义 (1)判定平面内动点与两定点的轨迹是否为双曲线,进而根据要求可求出曲线方程. (2)在“焦点三角形”中,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结合||PF1|-|PF2||=2a,运用平方的方法,建立与|PF1|·|PF2|的联系。 【例1】(2024秋 通州区期中)方程的化简结果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的几何意义为: 平面上一点到两定点(,0),(,0)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 则a=2,c,则a2=4,b2=2, 则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标准方程为. 故选:A. 【例2】(2025春 五华区校级期中)已知F1,F2是平面内两个不同的定点,则“||MF1|﹣|MF2||为定值”是“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直接利用双曲线的定义,直接判断,可得答案. 【解答】解:当||PF1|﹣|PF2||<|F1F2|时, 动点M的轨迹才是双曲线,故充分性不成立; “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则必有F1,F2是平面内两个不同的定点, 且满足||PF1|﹣|PF2||为定值|,故必要性成立, 综上所述,“||MF1|﹣|MF2||为定值”是“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例3】(2025春 河南月考)双曲线上的点A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9,则它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 A.9 B.7 C.9或29 D.7或19 【答案】C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来求解点A到左焦点的距离. 【解答】解:对于双曲线,可得a=5. 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因为|AF2|=19.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AF1|﹣|AF2||=2a=10,则有||AF1|﹣19|=10. 可得|AF1|﹣19=10或|AF1|﹣19=﹣10. 当|AF1|﹣19=10时,|AF1|=10+19=29; 当|AF1|﹣19=﹣10时,AF1=﹣10+19=9. 所以点A到左焦点的距离为9或29. 故选:C. 【例4】(2024秋 驻马店期中)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点P在双曲线C的右支上,M为线段FP的中点,若M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6,则|PF|=( ) A.6或18 B.18 C.8或20 D.22 【答案】B 【分析】根据中位线性质可得|PF′|=2|OM|,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 【解答】解:双曲线的左焦点为F,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连接PF′. 由题意得a=3, ∵M为线段FP的中点,O为线段FF′的中点,∴|PF′|=2|OM|=12, 由双曲线定义得|PF|﹣|PF′|=2a=6,故|PF|=18. 故选:B. 【知识点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 -=1(a>0,b>0) -=1(a>0,b>0) 图形 2.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 (1)定位置:根据条件判定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不能确定时应分类讨论. (2)设方程:根据焦点位置,设方程为-=1或-=1(a>0,b>0),焦点不定时,亦可设为mx2+ny2=1(m·n<0). (3)寻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b(或m、n)的方程组. (4)得方程:解方程组,将a、b、c(或m、n)的值代入所设方程即为所求 例1: 【例5】(2025 河北模拟)已知焦距为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3y+2=0垂直,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渐近线的斜率,以及双曲线方程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解:因为焦距为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3y+2=0垂直, 所以,且,a2+b2=c2,解得a2=4,b2=36, 所以双曲线方程. 故选:C. 【例6】(202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