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0743

第1课 匠心与古韵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9-1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6841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匠心,古韵,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匠心与古韵 桂美版《艺术·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土与火的诗篇 第1课 陶瓷,初生于天地,塑形于人工,而后成器,具有天然的韵味,蕴含匠人的情思。 花瓣纹彩陶钵 新石器时代 河南博物院藏 白虎纹瓦当 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青釉龙柄鸡首壶 北齐 山西博物院藏 白釉印花双系扁壶 隋 上海博物馆藏 探索与发现 想一想: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陶瓷在造型、纹饰、材质上有哪些风格特点?有何不同,因何不同? 陶器是一种质地较粗且不透明的黏土制品。新石器时代陶器开始大量出现,成为当时人类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 陶器种类丰富,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釉陶、印纹硬陶、彩绘陶器等。 认知与理解 白陶刻几何纹瓿 商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釉陶载乐骆驼 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击鼓说唱俑 汉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陶器 认知与理解 新石器时代陶器造型多样、美观实用,纹饰丰富,有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 猪面纹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藏 红陶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上海博物馆藏 彩陶圆圈纹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 上海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黑陶刻纹盖罐 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 上海博物馆藏 彩陶网纹船形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陶器 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黏土类制品。 瓷器的起源:一说“原始瓷器”形成于商代;一说“早期瓷器”形成于西晋,或根据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的最新发现,提前到东汉时期。 瓷器可分为青瓷、白瓷、彩瓷、黑瓷、青花瓷等。 认知与理解 瓯窑青釉辟邪烛台 西晋 温州博物馆藏 东汉黑釉小罐 东汉 镇江博物馆藏 瓷器 唐代,青瓷进入成熟阶段;白瓷以邢窑最为著名。 宋代,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最为著名,其生产的瓷器各具特色。如汝窑,以青瓷为著,釉色清莹,温润如玉;定窑以白瓷为著,胎质细腻紧密,釉白润如凝脂。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创新,最为突出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明清两代是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以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最为突出。 认知与理解 邢窑白釉小壶 唐 故宫博物院藏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 元 故宫博物院藏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清 故宫博物院藏 认知与理解 陶与瓷的区别 陶与瓷的区别 陶器 瓷器 用料 陶土 瓷土(如高岭土) 烧成 温度 600℃—1000℃ 1200℃以上 釉质 无釉、 低温釉 高温釉 旋纹尖底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 甘肃省博物馆藏 青瓷凤耳瓶(龙泉窑) 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何欣赏陶瓷艺术品? 可从立体空间美(造型美)、色彩美(釉色美)、肌理美(纹路美)、形式美、内容美等方面来进行赏析。 具体来说即看造型、看纹路、看釉色、看工艺、看釉画、看作者、看作品背景、看作品内容、看何期何窑、看大小尺寸,等等。 认知与理解 认知与理解 宋代瓷器 青釉五足洗(哥窑) 宋 上海博物馆藏 青瓷莲花式温碗(汝窑) 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粉青釉多棱直颈瓶(官窑) 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宋代瓷器 月白釉出戟尊(钧窑)宋 故宫博物院藏 白瓷婴儿枕(定窑) 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瓷器 认知与理解 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耀州窑)宋 上海博物馆藏 青瓷莲瓣纹钵(越窑) 宋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元明清瓷器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元 南京市博物馆藏 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 元 河北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五彩花果纹盘 明 上海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认知与理解 元明清瓷器 斗彩花蝶纹罐 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 清 上海博物馆藏 认知与理解 小组讨论:宋瓷与元明清瓷器的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