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62821

4.2 太阳系 分层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162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太阳系,分层,练习,答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四单元浩瀚宇宙 课题 2.太阳系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科学思维目标:能基于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行星的运动规律、天体之间的引力关系等,培养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通过观察太阳系模型、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太阳系各天体的特点;能设计简单实验模拟行星的运动。 态度责任目标:对探索太阳系的奥秘产生浓厚兴趣,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增强保护太空环境的意识。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它通过( )维持着太阳系天体的运动秩序。 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3.( )的主要部分包括彗核、彗发和彗尾,彗尾总是指向背离( )的方向。 4.小行星带位于( )和( )轨道之间。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观察太阳系图片,解决相关问题:仔细观察太阳系天体分布图片,指出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 )、( )、( )、( )、( )、( )、(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于( )星和火( )之间,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5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太阳系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科学家在对太阳系边缘区域进行观测时,发现了一个新天体。该天体质量较小,自身不能发光发热,轨道呈扁长状,且轨道平面与太阳系其他主要行星的轨道平面有一定夹角,在靠近太阳的过程中会出现朦胧的“尾巴”。 (1)该新天体最有可能属于太阳系中的哪类天体?请说明理由。 (2)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新发现的某天体,其轨道位于太阳系边缘,它最有可能是( )。 A.恒星 B.行星 C.彗星 D.卫星 8.太阳系中行星的公转轨道大多接近圆形,这体现了太阳系的( )。 A.秩序性; B.随机性; C.混乱性; D.无规律性 6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不同大小的小球模拟行星,在黑暗环境中,让小球绕着手电筒(太阳)做圆周运动,观察“行星”的运动轨迹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用(通过手控制小球运动体现),感受太阳系天体的运动关系。 10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太阳、引力 2.木星、水星 3.彗星、太阳 4.火星、木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火 实践应用 固一固 6.(1)该新天体最有可能属于彗星。 理由:彗星质量较小,自身不能发光发热,轨道多为扁长状,在靠近太阳时,受太阳辐射等影响,彗核中的物质会升华,形成朦胧的“尾巴”,与材料中描述的新天体特征相符。 (2)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迁移创新 试一试 7.C 8.A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实验步骤: (1)准备好手电筒、不同大小的小球,找一个黑暗的环境。 (2)实验过程: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用手拿着不同的小球,让小球绕着手电筒(太阳)做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手的控制来模拟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用,让小球保持绕圈的状态;可以看到小球(行星)绕着手电筒(太阳)做圆周运动,能直观感受到太阳(手电筒)对行星(小球)有“引力”,维持着行星的绕日运动,从而体会到太阳系中天体之间这种太阳引力维系行星运动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