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作者简介。 3.认写生字、词语。 课文大意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大家介绍了主人公和宝葫芦之间的故事。主人公王葆是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长大的,宝葫芦神通广大,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他特别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能够轻松地得到一一切,好让自己从此过上“省心”的日子。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张天翼(1906—1985),中国作家。原名元定, 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192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历 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主要成就:《罗文应的故事》于1954年获得全国儿童文艺 作品一等奖,《秃秃大王》和《大林和小林》被誉为继叶 圣陶《稻草人》之后中国童话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主要作品: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会认字 普通 少年 规矩 脚丫 龙宫 掘井 希望 冲着 联系 葵花 罢工 又瘦又长 jǔ bà chòng shòu pǔ shào yā gōng jué xī lián xì kuí 易读错 “矩”单字读三声,在词语“规矩”中读轻声; “少、冲、瘦”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冲”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hòng。 会写字 式 hú lú cuò pǔ gōng kěn mào shì 葫 芦 错 普 宫 肯 冒 怜 lián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部下边要略窄。 错 上部“止”的下横长,下部第一笔是竖,要写直。 肯 结构: 部首: 怜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忄”首笔点在横中线上,“令”上点短,下点长。 忄 易写错 式 冒 “冒”注意上部最后两笔横不要与左右的竖挨上。 。 “式”不要多加一撇。 识字游戏 少年 希望 规矩 普通 掘地 脚丫 宫殿 联系 葵花 瘦小 罢工 多音字 辨析:表示“年纪轻,跟‘老’相对”时,读shào,如,年少、男女老少;表示 “跟‘多’相对”“ 短暂地” “丢,遗失”等时,读shǎo,如,少有、稀少。 少 (多少 很少) shào shǎo (少年 老少) 多音字 辨析:表示“对着,向”“猛烈”“凭,根据”时,读chòng,如,冲南、气味冲;表示“用开水等浇,水流撞击”“向上钻”“通行的大道”“快速向前闯”“互相抵消”时,读chōng,如,冲茶、冲天、冲锋。 冲 (冲北 冲劲儿) chōng chòng (冲动 冲锋) 多音字 辨析:作动词,表示“打结,扣”时,读jì,如,系鞋带、系领扣;其他情况一般都读xì,如,系统、关系。 系 (联系 关系) jì xì (系鞋带) 词语听写 普通 可怜 声明 神仙 让步 条件 指甲 得到 衣服 所以 要是 同学 最好 科学 葫芦 交错 龙宫 肯定 冒充 方式 近义词 规矩—规定 条件—要求 立刻—马上 普通—平凡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可怜巴巴—可怜兮兮 反义词 幻想—现实 幸福—痛苦 普通—特别 省心—操心 平平常常—超乎寻常 可怜巴巴—趾高气扬 词语解释 [介绍]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联系]彼此接上关系。 [省心]少操心。 [可怜巴巴]状态词。形容可怜的样子。 可怜巴巴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弄清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2.了解奶奶讲的故事,体会宝葫芦的奇妙和王葆的童真形象。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葆 奶奶 主要人物 王葆幻想自己能有一个宝葫芦 事件 王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一个少先队员 很爱听故事 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1.奶奶讲的传说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2.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些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