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0191

5.13.1 预防传染病 课件 (共26张PPT)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8484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13.1,预防,传染病,课件,2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3章 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1节 预防传染病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我们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流行性:在一定时间内流行,且传播速度快;如冬春季多发的流感,2020年的新冠肺炎,现行的基孔肯雅热 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 , 。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班级里小明得了流感 几天后同桌小红也发烧了 病原体——— 传染源——— 导致流感的 “元凶”,流感病毒 携带流感病毒的小明 传染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 饮食传播 血液传播 流感、新冠 甲肝、诺如 艾滋病、乙肝 生物媒介 登革热、基孔肯亚热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经过学习,你知道该如何预防传染病吗? 措施一:控制传染源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措施二:切断传播途径 措施三:保护易感人群 ①使用公筷 ②流感患者居家隔离 ③开窗通风 ④加强运动、适量运动 ⑤学校专人对教室定期消毒杀菌 ⑥注射疫苗 ⑦饭前饭后洗手 ⑧佩戴口罩 认识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 蛔虫病 常见症状: 脐周疼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蛔虫 病原体: “感染性虫卵→污染环境→人体摄入” 的链条,核心是 “摄入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物质” 预防措施: 注意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等 肺结核 常见症状: 病原体: 结核分支杆菌 咯血,午后低热,乏力消瘦 传播途径: 飞沫和尘土传播,抵抗力低下者较易感染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定期体检; 及时隔离和治疗。 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 常见症状: 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 全身酸痛,疲倦乏力,咳嗽鼻塞; 严重时可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 空气和接触传播 注意室内通风,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 常见症状: 发烧,干咳和乏力,鼻塞和流涕等 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与流感相似 病毒性肝炎 病原体: 肝炎性病毒 常见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肝区疼痛 传播途径: 饭前便后洗手, 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及时处理带血污染物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急性出性血结膜炎 病原体: 肠道病毒 常见症状: 结膜充血,眼部刺痛,有异物感 接触传播,共用物品 不与他人共用物品,不用手揉眼睛 艾滋病 病原体: 常见症状: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发热咽痛,皮疹,头痛恶心,脑膜炎,淋巴结肿大(无症状期)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避免与他人共用物品,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注重卫生 为什么要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类事件(如传染病暴发、群体性中毒等)往往突然发生,短时间内可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快速扩散,波及人群多、范围广,若不关注,易陷入 “被动暴露”。 关注事件动态(如传播途径、防护指南),能提前做好戴口罩、消毒、减少聚集等准备,直接降低自己和家人的感染 / 受影响概率。 关注权威信息(卫健委、疾控发布),能冷静判断,科学应对,避免不必要的抢购、恐慌。 1.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中,最直接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B. 注射抗病毒药物 C. 清除居民区积水容器 D. 给健康人群接种疫苗 2.登革热流行期间,疾控部门建议市民 “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这些措施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免疫力 C B 课堂练习 3. 诺如病毒引发的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