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2521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1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年,教科,科学,上册,一年级,格式
  • cover
课题名称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低年级“生命系统构成”领域的基本要求,本课属于“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主题范畴。学生应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等方法,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概念。强调以亲身观察和体验为主,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爱护植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学习目标 1. 科学观念: 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种类,如柳树、菊花、向日葵、玉米、芦苇、竹子等;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能生长、需要水和阳光,并具有根、茎、叶等基本结构。 2. 科学思维: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或真实环境中的植物,运用比较、归类的方法,说出不同植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尝试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如“高高的”、“绿绿的”、“长长的叶子”等。 3. 探究实践: 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指出校园或公园中哪些是植物;学会使用“圈一圈”的方式在图片中标出植物的位置;能够口头表达自己认识的植物及其特点。 4. 态度责任: 激发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初步形成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花草的环保意识;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知道的植物知识,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评价任务 1. 学生能在校园场景图中准确圈出至少三种植物 2. 学生能说出两种以上常见植物的名称并简单描述其外形特征 3. 学生能回答“植物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列举出两个以上的植物共同特征 4.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参与,能倾听他人发言并做出回应 资源 与建议 教学资源: 教材第2-3页内容、校园实景照片打印件(每人一张)、常见植物卡片(柳树、菊花、向日葵、玉米、芦苇、竹子)、彩色笔、记录单。 教学建议: 本课为一年级科学起始课之一,应注重激发兴趣、降低门槛。建议采用情境导入+观察探究+小组研讨的方式组织教学。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语言要儿童化、生活化。观察活动以图片为主,便于控制课堂节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允许表达不完整。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选择本地常见植物进行拓展。种植活动可在后续课时分步实施。 板书设计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柳树 ——— 软软的枝条 向日葵 ——— 大大的花盘 玉米 ——— 高高的秆子 芦苇 ——— 细长的叶子 竹子 ——— 一节一节的茎 菊花 ——— 一朵朵的小花 植物的特点: 有生命 会生长 需要水和阳光 有根、茎、叶 学 习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身边的植物世界 (1)、出示背景图,引发话题。 教师手持教材第2页的公园湖泊景观图(或发放打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同学们,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看到了什么?”等待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继续追问:“图上有湖水、白云、小桥,还有好多绿色的东西,那些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树”、“草”、“花”等词汇,进而引出“这些都叫植物”。强调“我们今天就要来聊一聊———我们知道的植物”。板书课题《1. 我们知道的植物》,带领全班齐读两遍,帮助学生建立初步认知关联。 (2)、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我知道的植物。 提问:“你在家里、小区里、上学路上或者公园里,见过哪些植物呢?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鼓励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认真倾听并及时反馈,如“哦,你见过桂花树,它开花的时候很香!”、“你说的是蒲公英,风一吹它的种子就会飞走。”对于学生提到的植物名称,教师可在黑板上简要写下关键词,并适当补充图片信息。当学生说出“柳树”、“菊花”、“向日葵”、“玉米”、“芦苇”、“竹子”等教材中出现的植物时,教师可拿出对应的植物卡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典型植物的形象特征,增强记忆印象。 二、聚焦问题,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