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 入 新 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有幸去杭州旅行,你最想去哪儿?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白居易(72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素有“诗魔”、“诗王”之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怪郑板桥、诗鬼李贺),他是唐朝作品最多的诗人。作品有《白氏长庆集》流传于后世,代表作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作 者 简 介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写 作 背 景 钱塘湖春行 钱塘:杭州旧称 钱塘湖:西湖旧称 时间 事情 地点 整个标题给了我们 三个信息。 地点、时间、事情 题目意思是: (诗人)在春之际到钱塘湖出游。 行,出游,是题目中的关键字,中心词。 读诗先读标题,从题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题 目 解 析 听 读 正 音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描写的春天什么时令的景色?从诗中找出三处能表明这一时令的词语或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早春; ①“水面初平” ②“早莺、新燕” ③“争暖树” ④“浅草” ⑤……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几处、浅草、才能等词句。 说明春雨初涨。 说明春季刚刚来临。 说明是初春,乍暖还寒。 说明春草初生。 整 体 感 知 孤山寺 贾(公)亭 白沙堤 手法: 2.本诗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诗人的行踪是怎样的? 湖东 移步换景 行 整 体 感 知 孤山 寺北 贾亭 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 在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即贾公亭。 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译文: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涨同堤岸相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首联:交代游踪,总写湖水。 第一句点明诗人春游的( )。 第二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 起点 远景 西湖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水天相接的早春湖面图。 从大处落笔,描写全景.先点出春游的起点,次写西湖风光.交待诗人的行踪,画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赏 析 首 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莺歌燕舞,动物迎春。 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衔取。 译文: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这两句从鸟的动态中,写动物迎春的早春景象,写出了春天带给自然的勃勃生机。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拟人修辞。 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 突出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表达春光难得和宝贵。 生动的写出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表达出春天舒适、怡然自得的感觉。 (仰视所见) 赏 析 颔 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句中的“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好在哪里? “几处”“谁家”照应“ ”“ ”,说明早莺 ,新燕 ,表达了钱塘湖 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 之情。 ①“争”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