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76937

第二单元2. 发现生长(学历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2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2025-2026,教科,科学,上册,一年级
  • cover
课题名称 2. 发现生长 课时 第1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领域的要求,本课属于“生物的生长与变化”主题。学生应通过观察自身及动植物的变化,认识生命体在成长过程中的显著特征,理解生长是生命的基本现象之一。强调以真实生活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和记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 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从出生到长大是一个持续的生长过程,身体外形、运动能力、牙齿结构等方面会发生明显变化。 2. 学生能列举出至少三种可以证明自己正在长大的具体证据,如衣服变小、身高增长、乳牙脱落等,并初步理解这些变化是生长的表现。 科学思维: 1. 能够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的照片或实物(如旧衣物),进行有序观察和比较分析,找出变化的线索。 2. 能将个人经验与观察结果联系起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与归纳能力。 探究实践: 1. 能主动参与“寻找成长证据”的探究活动,选择合适的材料(照片、衣物、牙齿等)进行观察与交流。 2.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长大的证据”记录单的填写,并尝试用图画的方式表达某一成长证据,提升动手表达能力。 态度责任: 1. 在分享个人成长经历的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发言,尊重同伴的不同发现,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 2. 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与美好,增强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初步建立珍惜时间、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学习重点 1. 认识人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外形、行为能力、牙齿等方面发生的可观察的变化。 2. 能够说出并举例说明哪些事物可以作为自己正在长大的证据,如衣服穿不下、个子变高、学会走路跑步、换牙等。 3. 理解“生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不仅发生在人类身上,也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之中。 学习难点 1.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过去”的记忆模糊,难以清晰回忆婴儿期的具体状态,导致在寻找成长证据时缺乏具体支撑。 2.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准确区分“变化”与“生长”的概念,容易将外在环境改变(如换了新书包)误认为是成长的直接证据。 3. 在用图画方式表达成长证据时,可能存在表现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示范和引导。 评价任务 1. 口头表达:能清楚地说出至少两个证明自己长大的例子,并简单解释原因。 2. 观察能力:能在图片或实物对比中发现成长的痕迹,如指出小时候的衣服现在穿不下了。 3. 图画记录:能独立或在提示下画出一种成长证据(如一张小时候的照片、一颗掉落的乳牙等),画面内容与主题相关。 4. 合作参与: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分享,表现出良好的课堂参与度。 资源 与建议 1. 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科书第29-31页的内容,特别是三组儿童成长照片、衣物尺寸变化图示、乳牙与恒牙对比图等视觉材料,作为核心教学素材。 2. 学生自带资源:提前通知家长协助准备一张孩子婴儿时期的照片、一件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或鞋子,用于课堂展示与观察。 3. 教师准备:制作简易的成长证据卡片(如“会走路了”“牙齿换了”“衣服短了”等图文结合卡)、准备空白记录单打印件、彩色铅笔若干。 4. 教学建议:本课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拓展迁移”的教学路径,注重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避免使用抽象术语,语言要贴近儿童认知水平。 板书设计 看见的变化 我们的发现 拓展思考 衣服变小了 → 现在穿不进 成长的证据有: 小猫小狗怎么长大? 身高变高了 → 比去年高 穿不下的衣服 越来越能跑跳 头发长长了 → 要剪头发 小时候的照片 吃得越来越多 牙齿掉了 → 长出新牙 掉落的乳牙 身体越来越大 不会走到会走→ 学会新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