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77332
3.2《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752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世界的地形
,
教学设计
,
格式
,
2025-2026
,
学年
,
教版
3.2《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 对课标的理解: 1. 强调“实践与观察”的学习方式 2. 聚焦“地形特征的区分”能力 3. 要求建立“地形分布的空间观念” 总的来说,这条课标更注重“会看、会认、会区分、会定位”,而不是单纯背诵定义,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地球表面地形的直观认知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世界的地形》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重要章节。地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与气候、河流等紧密相关,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初步认识地球表面形态,为后续学习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等奠定基础,有助于培养空间思维、观察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材注重通过大量直观的图片和地形示意图帮助学生区分不同地形。同时,运用世界地形图展示各大洲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如亚洲青藏高原、欧洲东欧平原等,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地形格局。此外,还以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地理学习初级阶段,在学习湘教版第三章第二节《世界的地形》时,具有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优势,但也存在空间思维不足等困难。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陆地地形有过接触,对山地、平原等概念并不陌生,且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知识,具备学习世界地形的基础。但对于海底地形,学生较为陌生,充满好奇与期待,渴望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接受新知识。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难以理解等高线与实际地形的对应关系,面对复杂等高线图可能会感到困惑。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信息搜集与归纳能力较差,在分析地形特征及分布规律时存在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自主探究发 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手段: 情景引入 问题探讨 视频激趣 小组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学会在地图上读取海拔和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掌握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和区别,了解世界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综合思维) 3.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形态;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1. 五种陆地地形的特征及区别。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 1.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体部位(山脊、山谷等)的判断。 2.地形与生物生存的关系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片段视频:不同恐龙在不同地形中活动的场景提问引导:“为什么不同恐龙为什么梁龙化石在山地发现,却可能生活在平原?地形对恐龙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通过 “恐龙世界的地形密码”,解锁地形的奥秘。 学生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概念辨析 展示 “地形”“地形类型”“地形区” 的定义,结合举例说明(如 “青藏高原是地形区,属于高原地形类型”)。 对比海拔与相对高度:用示意图展示 A 点(海拔1240 米)与 B 点(海拔 650 米),计算相对高度(590 米),让学生完成导学单上的高度计算练习。 世界主要地形区 展示世界地形图,标注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安第斯山脉、刚果盆地等,学生抢答 “世界之最”(最高高原、最大平原等),强化空间分布记忆。 自主探究:结合课本和导学单表格,填写五种地形的海拔、起伏特征及举例(如平原:200 米以下,平坦;举例华北平原)。 教师总结:用表格明确对比,强调关键区别(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地形【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2025-09-18)
河流与湖泊【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2025-09-18)
气候【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2025-09-18)
气候【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2025-09-18)
气候【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