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有四个部分,聚焦版块,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人一样都在生长,同时聚焦植物有什么特点 探索版块,设计了两个任务,观察一株植物和观察更多的植物。在第一个观察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来观察一株植物,可以用眼看、手摸、鼻闻等科学方法来观察,并对植物外形特点进行口头描述。 在第二个观察活动中,出示更多的植物,以蒙眼猜植物的游戏引导学生不用眼睛看,通过用手摸、用鼻子闻的方式来观察植物,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植物特征,学会比较植物的异同点。两个活动是递进的,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植物是种在土地里、不会移动、颜色大多是绿色的、有高有矮、会开花、会结果等。 研讨版块,总结本节课所使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描述植物特点。通过询问学生自己家里种的植物怎么样了,让学生持续关注自己种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拓展版块,让学生通过观察特殊植物一-仙人掌,发现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了解植物结构特点和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更多植物的特点。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植物具有很多特点,能识别植物之间的异同。 科学思维: 通过对植物特点的比较、分析,能概括出植物的特点,尝试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实践: 在观察植物外部形态过程中,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 态度责任: 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株植物的形态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描述观察到的植物外形特点。 〖教学过程〗 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它们和我们一起成长。 聚焦:揭示课题 同学们!植物都有哪些特点 ?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本课主题—观察植物 讲述新课 二、探索:观察植物并描述特点 1.活动一:观察一株植物。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一株植物,询问“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用什么方法观察?”引导学生观察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先远看整体,再近看局部。学生近距离观察时,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等,在语言表达上,给学生搭建表达支架,比如:我用眼睛看,看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我用手摸,摸到植物的叶子是软软的。 在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会株水培绿萝,通过邀请学生做小小观察员,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在学生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让观察活动更充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绿萝可以用薄荷或其他当季常见植物代替。 2.活动二:观察更多的植物。 建议给每个小组再准备一株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薄荷、吊兰、月季、菊花、石竹等,小组间可以观察不同的植物。在观察活动结束后,可以开展“蒙眼猜植物”“你说植物特点我来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描述植物特点, 在互动交流中认识更多植物的特点。如果第一个植物观察提供的是水培植物,建议第二个观察活动给小组准备土培植物,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培育方式,给小组提供的植物不宜太多,会造成学生在一株上观察停留时间少,造成观察不细致、不充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一株植物中了解观察的方法并延申到观察更多的植物,对自己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更多植物的相同与不同,知道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生活在土壤中,也有水培植物,识别植物中的异同。 三、研讨: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植物 1.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描述植物 ” 预设学生会回答: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进行观察和描述 提问“我们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预设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植物长高了,叶片变多了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种植的植物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以及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梳理自己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