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2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课标要求】 1.借助长方体,通过直观感知,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2.会应用性质定理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3.了解空间中距离的概念,会求空间中的距离. 【导学】 学习目标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师问:(1)马路旁的路灯灯柱,若将灯柱看作一条直线,地面看作平面,灯柱所在直线与地面所在平面有何位置关系?灯柱所在的直线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2)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生答: 例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B⊥平面PAD,AD=AP,E是PD的中点,M,N分别在AB,PC上,且MN⊥AB,MN⊥PC.证明:AE∥MN. 总结: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证明两直线平行的重要依据.证明两直线平行还有以下方法:(1)利用线线平行定义;(2)利用基本事实4;(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4)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已知平面α∩平面β=l,EA⊥α,垂足为A,EB⊥β,垂足为B,直线a?β,a⊥AB,求证:a∥l. 学习目标二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 师问:空间中,常会有几种距离问题? 生答: 例2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且CB⊥BP,CD⊥DP,PA=2,点E,F分别为PB,PD的中点. (1)求证:PA⊥平面ABCD; (2)求点P到平面AEF的距离. 总结:空间中的三种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常常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然后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或性质作出垂线段,求出垂线段的长,或利用“等体积法”求解. 跟踪训练2 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直线AC1与底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是60°,则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_____. 【导练】 1.△ABC所在的平面为α,直线l⊥AB,l⊥AC,直线m⊥BC,m⊥AC,则直线l,m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不确定 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l(与直线BB1不重合)⊥平面ABCD,则有( ) A.BB1⊥l B.BB1∥l C.BB1与l异面 D.BB1与l相交 3.如图,PA⊥平面ABC,BC⊥A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已知AP⊥BP,AP⊥PC,∠ABP=∠ACP=∠BAC=60°,PA=1,D是BC中点,则点B到平面APD的距离是_____. 【导思】 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A=BC=1,AD=2,PB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π4,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BAD=∠ABC=π2,则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 ) A.2 B.2 C.22 D.12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导 学 学习目标一 生答:(1)垂直,灯柱所在的直线都是平行的. (2)平行. 例1 证明:∵AB⊥平面PAD,AE?平面PAD,∴AE⊥AB, 又AB∥CD,∴AE⊥CD. ∵AD=AP,E是PD的中点,∴AE⊥PD. 又CD∩PD=D,CD,PD?平面PCD, ∴AE⊥平面PCD. ∵MN⊥AB,AB∥CD,∴MN⊥CD. 又∵MN⊥PC,PC∩CD=C,PC,CD?平面PCD, ∴MN⊥平面PCD,∴AE∥MN. 跟踪训练1 证明:∵平面α∩平面β=l,∴l?α. 又∵EA⊥α,∴l⊥EA,同理l⊥EB. 又EA∩EB=E,∴l⊥平面EAB. ∵EB⊥β,a?β,∴EB⊥a. 又a⊥AB,EB∩AB=B,∴a⊥平面EAB,∴a∥l. 学习目标二 生答: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 例2 解析:(1)证明:由底面ABCD为正方形,得CB⊥AB,又CB⊥BP,AB∩BP=B,AB,BP?平面ABP, 于是CB⊥平面ABP,而PA?平面ABP,则CB⊥PA,同理CD⊥PA, 又CB∩CD=C,CB,CD?平面ABCD, 所以PA⊥平面ABCD. (2)由(1)得PA⊥AB,点E为PB的中点,在Rt△PAB中,AE=2,点F为PD的中点,同理AF=2, 在△PBD中,EF=12BD=2,因此S△AEF=12×2×2×32=32, 在Rt△PAB中,S△APE=12×12×2×2=1, 由(1)知CB⊥平面ABP,则AD⊥平面ABP,于是点F到平面APE的距离为12AD=1. 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