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犟龟》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认识“陶、适、谈”等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几”的用法;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核心目标:借助AI/AR工具,学会根据题目、课文线索预测情节,感受预测与原文的异同,体会阅读乐趣(重点、难点)。 3. 能力目标:通过AR场景互动、AI实时反馈,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结合陶陶的经历,感知“坚韧不拔、怀揣梦想”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类别 具体内容 用途 硬件设备 班级平板(10-12台,分组用)、智能黑板、AR眼镜(可选,1-2副示范用) 呈现AR场景、操作AI工具 软件工具 定制版《犟龟》AR课件(含角色互动、路线动画) 2. AI预测互动小程序(支持输入预测、实时统计、依据评分) 3. AI生字助手(含读音纠正、动画识字、多音字练习) 辅助识字、预测验证、情节梳理 数字资源 1. 陶陶旅程节点图(AR可触发)2. 角色语音包(蜘蛛、蜗牛等对话)3. 拓展书名预测素材库 还原故事场景、丰富互动体验 三、教学课时 1课时(40分钟) 四、教学过程 Ⅰ 情境导入:AR唤醒兴趣,初识预测(5分钟) 1. AR直观感知“犟龟” 教师操作智能黑板,打开《犟龟》AR课件,点击屏幕出现3D陶陶模型(会缓慢爬行、抬头张望),学生可通过平板近距离观察(滑动屏幕调整视角)。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犟龟陶陶!谁能说说你看到它的第一感觉?”(引导学生关注“慢”“坚定”的外形特点) 2. AI提问,激活预测意识 调用AI语音助手(如课件内置“小龟助手”),让AI提问:“看到‘犟龟’这个名字,你猜它会做一件什么事?请用‘我猜____,因为____’告诉大家!”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引导将预测内容输入AI预测小程序,小程序实时统计“想去参加活动”“会坚持做某件事”等预测方向,在屏幕上以柱状图展示,初步感受“预测有依据”。 3. 板书课题“犟龟”,小结:“带着大家的预测,我们一起走进陶陶的旅程,看看AI里的猜想对不对!” Ⅱ 识字闯关:AI助力,趣味突破(7分钟) 1. AI生字助手“开小灶” 学生用平板打开“AI生字助手”,点击生字(如“陶、庆、谈”): 读错时,AI实时纠正(例:“‘陶’的读音是táo,不是tāo哦,跟我再读一遍~”); 点击“动画识字”,会出现AR动画(如“陶”字变成“陶陶背着壳爬行”,“庆”字关联“婚礼庆祝场景”),帮助记忆字形、字义。 2. 多音字“几”:AI互动练 打开AI多音字模块,呈现3个情境题: ① “陶陶走了( )天,( )乎要放弃了。” ② “蜗牛说:‘还有( )个小时,婚礼就要开始了!’” 学生在平板上选择“jī”或“jǐ”,AI即时判断对错,并弹出解析:“表示‘将近’时读jī,比如‘几乎’;表示‘数量’时读jǐ,比如‘几个’”。 全班订正后,完成课本例句练习,确保全员掌握。 3. 自由读课文:学生用平板跟读AR课件中的“课文音频”(可调节语速),难读句子点击“重复听”,为后续预测扫清障碍。 Ⅲ 预测实践:AR还原情节,AI验证反馈(15分钟) 环节1:根据“题目线索”初预测(3分钟) - 师:“请读第1自然段(AR课件同步展示“陶陶听到狮王婚礼邀请”的场景,点击屏幕可听到“狮王使者”的邀请声),结合“犟龟”的“犟”,猜陶陶会怎么做?” - 学生在AI预测小程序中输入预测(例:“我猜陶陶会去参加婚礼,因为它是犟龟,会坚持自己的想法”),小程序给预测“依据评分”(如“紧扣‘犟’字,依据充分,得5星!”)。 - 小结:预测可以从“题目”找线索,AI帮我们发现了好方法! 环节2:遇见蜘蛛———预测→AR验证→再思考”(4分钟) 1. 预测:师:“陶陶出发了,会遇到谁?请读第4-6自然段(AR展示“蜘蛛趴在树枝上”的场景,点击蜘蛛会说“你走得太慢啦!”),猜陶陶会听蜘蛛的劝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