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2454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 课件(共15张PPT,含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0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203637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视频,内嵌,PPT,15张,课件
    《这些事我来做》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家务擂台赛”。该板块旨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发现并肯定学生的家务特长,帮助他们逐步认识到做家务的益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热情。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愿做哪种人”。该板块呈现了正反两种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形成应该主动做家务的价值判断。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不让做怎么办”。该板块再现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家长不让做家务的情境,目的是教给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争取做家务的机会。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与家务活签约”。该板块指明了学做家务的途径,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引导他们长期坚持做家务。四个板块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循序渐进,但又有所交融。 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已经逐步清晰,能感知家庭中的亲情,乐于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但他们对父母的爱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父母为‘我’做了什么”的层面,很容易忽略父母为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的辛劳,不明白其实这也是父母对家庭、对孩子的爱。这就需要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让他们对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为父母分忧的体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家务劳动经验的不足使其劳动意识淡薄,料理生活的能力也较低,这就造成认知与行为的矛盾。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们树立家务劳动观念,提升家务能力。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转变家庭观念,从家庭的受益者变成家庭的主动贡献者,让他们作为小主人参与家庭生活。 三、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认识到“主动做家务、承担家庭责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具体体现,初步树立“家庭和谐需要每个人付出”的观念。 道德修养:形成“家庭责任”的道德意识:知道“做家务不是额外任务,而是家庭成员的义务”,不推诿、不依赖;培养“关爱家人”的道德情感:体验“为家人分担家务”带来的快乐,理解“家人的辛劳”,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感恩之心。 法治观念: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的要求,理解“主动做家务”是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履行家庭成员义务的体现,初步建立“家庭责任与道德义务”的关联认知。 健全人格: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能主动规划自己可承担的家务,并坚持完成;培养“抗挫折”意识:面对复杂家务,不轻易放弃,学会总结方法、反复尝试。 责任意识:明确“家庭责任”的具体内容:能识别家庭中需要自己承担的家务,掌握1-2项基础家务技能;落实“责任行动”:将“偶尔做家务”转化为“定期做家务”,做到“眼里有家庭需求,手上有家务行动”,并能带动家人共同分担。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家务是家庭责任”,梳理常见家务类型,掌握1-2项基础家务技能。 通过“家务擂台赛”实践,让学生体验“完成家务的成就感”,增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愿意主动尝试复杂、耗体力的家务。 引导学生将“擂台赛中的热情”转化为“长期做家务的习惯”,避免“赛后就放弃”。 四、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课前小游戏,家务猜猜看。 2.教师引出“家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对“家务劳动”的陌生感,用轻松的方式自然导入主题,让学生在互动中初步感知“家务”的多样性,为后续学习铺垫积极的情绪基础。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家务大冒险 1.出示教室照片,说一说我们的教室为什么这么干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