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猎人海力布》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梳理课文主要情节,完成“故事卡片”。 2.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化身海力布或乡亲),创造性复述故事片段,体会人物情绪变化与美好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感染力。 3.结合拓展阅读《鲁班学艺》《一幅壮锦》,对比分析民间故事中主人公的共同精神品质,积累典型情节与描写。 4.指导学生学习“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缩写方法,将《猎人海力布》故事缩写为“石碑铭文”。 二、拓展资源 丛书:《鲁班学艺》《一幅壮锦》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 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中国的民间故事里,藏着许多勇敢善良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口耳相传,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精神宝藏”。近期,学校将举行“民间故事汇”活动,邀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讲民间故事,传承经典,争做“民间故事创讲人”。 我们的民间故事汇活动共分为4个子任务。分别是:“探秘真与勇”,创讲民间英雄故事;“品析善与恶”,创讲民间真情故事;“品味勇与智”,创讲民间趣味故事;“学写真善美”,争当民间故事创讲人。 今天我们走进任务一的学习:“探秘真与勇”,创讲民间英雄故事。去认识一位蒙古族地区流传的英雄———猎人海力布。 本课共分为4个学习活动,分别是:活动一:理清情节,讲故事。活动二:转换角色,再创讲。活动三:探觅人物,品英雄。活动四:长话短说,立石碑。 活动一:理清情节,讲故事 1.默读课文,找出情节关键词,依据情节糖葫芦制作成故事卡片,尝试将这 个故事完整地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2.了解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作用:这句话总起全文,交待了故事流传地点及故事的类型。 3.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的描述中,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从“每次”“总是”“很少”可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肠的人。 4.阅读“救小白蛇”部分,思考:海力布是怎样救下小白蛇的,并圈出其关键词语。 ———圈画“打猎、听见、抬头、搭箭射弓”这几个关键词。“呼救”这个词具有神奇色彩。把这些串起来,“救小白蛇” 的关键词就是 “深山打猎、老鹰抓蛇、搭箭救蛇、小白蛇是龙王女、报恩”。 5.阅读4-6自然段,想一想这三段讲了什么内容,并圈出其中的关键词。 这一部分讲了海力布得到宝石、了解禁忌。本环节的关键词是“龙宫选宝、不要珍宝、要宝石、听懂动物话、泄密变石、再三叮嘱”。 6.快速阅读第7-11自然段,圈出关键词,理解情节内容。 “知灾难”:含宝石打猎、听鸟议论、大山崩塌、洪水淹村 “劝乡亲”:急忙报信、乡亲疑惑、焦急催促、老人追问原因 “变石头”:牺牲自己、镇定坦白、说出秘密、变成石头 依照以上课文分析,完成“情节糖葫芦”,按照“猎人初印象→救小白蛇→得宝石,知禁忌→知灾难→劝乡亲→变石头” 这六个环节,制作“故事卡片”。 小结:制作“故事卡片”有两个小妙招:一是提炼关键词时,多圈画动词、名词;二是记录连接情节的过渡语,比如“有一天”“从此以后”“这样过了几年”,能让故事讲得更流畅。 请大家借助自己的“故事卡片”,把整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同桌听。注意本任务的评价要素。最后看看能获得几颗星。 评级要素 星级评价 找出情节中的关键词 故事卡片制作完整 复述故事清晰流畅 我获得了 颗星 活动二:转换角色,再创讲 民间故事在传播时,不同的人讲会有不同的味道。当海力布知道灾难要来临,急着劝乡亲搬家,可乡亲们却不相信,这一段特别有冲突感。如果你们是海力布或乡亲,会怎么讲这件事呢? 1.阅读第八、九、十自然段,找一找海力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