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88216

6.4.1~6.4.2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146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的,向量,6.4.1,答案,第二,必修
  • cover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6.4.1~6.4.2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课标要求】 1.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简单的力学问题及其他实际问题.2.体会向量在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导学】 学习目标一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师问:把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与斜边的数量关系类比到矩形中,你能发现矩形两对角线长度与两邻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生答: 例1 已知在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CD=DA=AB,试用向量方法证明AC⊥BC. 总结:(1)基底法:选取适当的基底(尽量用已知模或夹角的向量作为基底),将题中涉及的向量用基底表示,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或性质计算; (2)坐标法: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把相关向量坐标化,将长度、垂直、平行等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跟踪训练1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是对角线DB上一点(不包括端点),E,F分别在边BC,DC上,且四边形PFCE是矩形,试用向量法证明:PA=EF. 学习目标二 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师问:小明在拉单杠时感觉两臂的夹角越大,拉起来越费力,这是为什么? 生答: 例2 在重300 N的物体上系两根绳子,这两根绳子在铅垂线的两侧,与铅垂线的夹角分别为30°,60°(如图),求重物平衡时,两根绳子拉力的大小. 用向量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 跟踪训练2 质量m=2.0 kg的木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N的作用下,沿倾斜角θ=30°的光滑斜面向上滑行|s|=2.0 m的距离,求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g=9.8 N/kg) 【导练】 1.在△ABC中,若=0,则△ABC的形状是(  ) A.∠C为钝角的三角形 B.∠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A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2.已知三个力F1=(-2,-1),F2=(-3,2),F3=(7,-3)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该物体保持平衡,再加上一个力F4,则F4=(  ) A.(-2,-2) B.(2,-2) C.(-1,2) D.(-2,2) 3.某人顺风匀速行走速度大小为a,方向与风向相同,此时风速大小为v,则此人实际感到的风速为(  ) A.a-v B.v-a C.a+v D.v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P⊥BD,垂足为P,若=6,则AP=_____. 【导思】 (多选)点O在△ABC所在的平面内,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若++=0,则点O是△ABC的重心 B.若·=·=0,则点O是△ABC的内心 C.若·=·=0,则点O是△ABC的外心 D.若O为△ABC外心,且2,则B为△ABC的垂心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6.4.1~6.4.2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 导 学 学习目标一 生答:矩形两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的平方和. 例1 证明: 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CDA=∠DAB=90°. 设CD=DA=AB=a, 由题意知,==, ∴·=()·() =·+··· =0+a2+0-2a2+0+a2=0, ∴⊥,即AC⊥BC. 跟踪训练1 证明: 在正方形ABCD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D(0,0),C(1,0),B(1,1),A(0,1), 由P是对角线DB上一点(不包括端点),令=λ(0<λ<1), 而=(1,1),则=(λ,λ),即P(λ,λ),由四边形PFCE是矩形,得E(1,λ),F(λ,0), 因此=(λ,λ-1),=(1-λ,λ), 则||==,||==, 于是||=||, 所以PA=EF. 学习目标二 生答: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当两臂的夹角为0时,两臂的拉力分别为物体重力的一半,所以两臂的夹角越小越省力. 例2  解析:如图,两根绳子的拉力之和=, 且||=||=300 N,∠AOC=30°,∠BOC=60°. 在△OAC中,∠AOC=30°,∠OAC=90°, 从而||=||·cos 30°=150(N), ||=||·sin 30°=150(N), 所以||=||=150(N). 所以与铅垂线成3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150 N,与铅垂线成60°角的绳子的拉力是150 N. 跟踪训练2 解析:木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