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地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地域差异显著,但也具有共同的地理特征。读图,完成1~2小题。 1.两大盆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位于第二阶梯 B.气候湿润 C.稻米产区 D.人口密度大 2.根据塔里木盆地中古绿洲、今绿洲的位置变更,推测与之相关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 B.人口数量锐减 C.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D.矿产资源开发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于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韵味的地理区域。如“关中”“岭南”“F蜀”“西城”“吐蕃”等。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3~6小题。 3.读图,下列景观不属于岭南地区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甜 D.早地暖浪大豆香 4.巴蜀与关中分别位于_____山脉的南北。当.潮来袭,受冷空气影响更大而降温显著的是_____地区。( ) A.秦岭 巴蜀 B.秦岭 关中 C.昆仑 巴蜀 D.昆仑 关中 5.西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 A.满族 B.高山族 C.傣族 D.维吾尔族 6.吐蕃地区的农业以____为主,主要的畜种有_____。( ) A.牧区畜牧业 伊犁马 B.农耕区畜牧业 三河牛 C.牧区畜牧业 牦牛 D.农耕区畜牧业 滩羊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为8848.86米。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读图,完成7~9小题。 7.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8.我国地势( ) A.中间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C.山脉纵横交织 D.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 9.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11月8日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3.1级地震,该地位于( ) A.非洲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甲、乙两图,完成10~11小题。 10.对甲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11.根据乙图所示气候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甲图④线以北地区 C.地处四川盆地,冬季寒冷干燥 D.所在地区农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中老铁路起点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终点位于中南半岛老挝首都万象。该铁路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建设难度极大下图为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段,完成12~15小题。 12.中老铁路中国段穿越(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3.中老铁路沿线穿越众多山脉和水系,导致( ) A.行车速度快 B.桥梁隧道多 C.货物运量大 D.地形起伏大 14.我国通过中老铁路运往老挝的产品最可能是( ) A.芒果 B.榴莲 C.手机 D.橡胶 15.一列从老挝万象开往我国昆明的列车上,最可能搭载的农产品是( ) A.大米 B.苹果 C.甜菜 D.大枣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被称为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读“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16~17小题。 16.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 ①四川盘地 ②横断Щ区 ③青藏高原 ④云贵高原 ⑤江南丘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7.川藏铁路沿线修建了很多高桥和隧道,目的是( ) A.增强“过山车”刺激性 B.降低线路的坡度 C.尽量避免惊扰野生动物 D.为了观光的需要 随着公众森林旅游需求的日趋多样化,长距离徒步穿越自然区域的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