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3227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68144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课,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 cover
(课件网) 时空坐标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目录 课标 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1.旧石器时代 (1)含义: (2)代表性人类遗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探究: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呈现的主要特征? (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活方式、认知发展) 3 过着群居生活 2 从事采集和渔猎 4 学会用火 (元谋人 北京人) 1 使用打制石器 时间 含义 遗址代表 生产生活特征 社会组织 分布特征 距今约170万年前--距今约1万年前 以打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使用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和采集 群居生活 学会用火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1.旧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探究: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呈现怎样的特征? 遗址数量多 分布广泛 一般分布江河流域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1.旧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以磨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 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1)含义: 探究:新石器时代特征人类的生产生活呈现的主要特征? 2 的方法制作石器 5 开始定居生活 使用陶器 3 4 饲养家畜 1 从事原始农业 河姆渡遗址碳化稻谷 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 2.新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遗址 时间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仰韶文化 距今约 7000— 5000年 黄河下游 / 长江下游 (取代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 距今约 5000年 黄河中下游 代表器物是 ,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 红山文化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黄河中游地区 大汶口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黑陶 “蛋壳陶”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河姆渡文化 2.新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分布广泛 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数量多 起源早 对比旧石器时代分布图,试着找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有什么变化? 探究:中华文明起源呈现的特点? 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2.新石器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社会 尚未出现贫富分化 探究:阅读书本,以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为例,尝试描述此时期的社会状况。 3.社会组织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变化:墓葬规格有大小、随葬品有多少 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探究:与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母系氏族)相比,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父系氏族)社会的墓葬有哪些变化?这反映产生了什么现象? 3.社会组织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 (一)早期国家的孕育: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 帝舜(禅让制) (1)华夏始祖: 黄帝,炎帝———炎黄部落联盟———炎黄子孙 (华夏族———华夏认同) (2)尧舜时期:禅让制 标准:选贤与能(公天下) 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原始民主) (3)“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时期的龙山文化时代(BC3000~BC2000),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万邦时代(如陶寺遗址)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夏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 思考:根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