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7295

03 课时分层训练(三) 古代印度(教师版)初中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763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古代,印度,教师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三) 古代印度 知识点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小史同学在预习完某一课后,根据内容制作了年代尺(如图)。请推断该课的学习主题是( B ) A.两河流域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欧洲文明 D.中华文明 2.继雅利安人之后,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贵霜人等不同族群先后侵入印度,在印度侵占土地,建立政权。材料表明( D ) A.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B.印度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统一的王朝 C.印度的宗教派别之多为世界罕有 D.异族不断侵扰是印度历史的特点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入侵印度,建立政权,异族不断侵扰是印度历史的特点。 知识点二 森严的种姓制度 3.他们从事农、牧、渔、手工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各种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料,沦为雇工,甚至沦为奴隶,是地位低下受苦的人。“他们”属于( C ) A.刹帝利 B.吠舍 C.首陀罗 D.贱民 4.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位刹帝利少女,他的父亲劝告他说,不要把愿望放在一件办不到的事情上,刹帝利的女儿是不会和你成亲的。这门亲事“办不到”的原因是( B ) A.这对青年属于同一种姓部族 B.女方的种姓高于男方 C.理发师的职业受到歧视 D.理发师的父亲仇视刹帝利 解析:根据题干“不要把愿望放在一件办不到的事情上,刹帝利的女儿是不会和你成亲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印度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理发师属于吠舍一级,根据种姓制度世代相袭的原则,其儿子也属于吠舍一级,种姓制中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 5.在印度,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说明种姓制度下的印度( B ) A.法制完备 B.等级森严 C.经济繁荣 D.人民幸福 知识点三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6.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的优越地位,并提出针对性的主张,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支持。这一主张是( B ) A.因果报应 B.众生平等 C.君权神授 D.贵贱分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佛教的描述,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7.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A ) A.冲击了森严的等级壁垒 B.宣扬了“忍耐顺从” C.顺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推翻了君主专制 解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冲击了印度森严的等级壁垒。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他们鄙视的臣民与自己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种姓划分是按照( C ) A.职业技能 B.财产多寡 C.种族出身 D.精神信仰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他们鄙视的臣民与自己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可知,古代印度种姓是按照种族出身划分的。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发源地 文明名称 文明成果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①是其文明的代表性标志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 流域文明 《②》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释迦牟尼创立③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中国文明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④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上述表格中数字处代表的古代亚非文明成果。 答案:①金字塔(象形文字);②汉谟拉比法典;③佛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