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98154

【学霸笔记】2.1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752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法则,七年级,青岛,数学,初中,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情 境 导 入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是_____℃. 3 3 2 1 0 -1 -2 -3 6 ℃ (1)比1 ℃高多少摄氏度? (2)比-3 ℃高多少摄氏度? 3-1=2 3-(-3)= 6 新 课 探 究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观察下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3)= 6 3+(+3)= 6 3-(-3)= 3 + (+3) 运算符号相反 互为相反数 猜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 新 课 探 究 (1)借助温度计写出左边算式的结果,再与右边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① 0-(-3)      0+(+3) ② (-1)-(-3)     (-1)+(+3) ③ (-5)-(-3)     (-5)+(+3) =3 =3 =2 =2 =-2 =-2 验证 发现: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2)计算下面两组算式,从中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① 9-8=   9+(-8)= ② 15-7=  15+(-7)= 1 1 8 8 验证   你会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减数 相反数 -(减) +(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 a-b=a+(-b). 归纳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相同结果的算式用线连接. (-3)-(-4) 3-(-4) 3-4 (-3)-4 (-3)+(-4) 3+(-4) (-3)+4 3+4 问题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要进行减法运算,根据减法法则,先把减法变为____, 再根据_____进行运算. 加法 加法法则 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 9-(-5); (2) (-3)-1; (3) 0-8; (4) (-5)-0. 解: 原式=9+5 =14; 原式=(-3)+(-1) =-4; 原式=0+(-8) =-8; 原式=-5. 解: 解: 解: 例题讲解 【思路点拨】 减法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出结果.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是 8848.86 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155 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 8848.86+155   = 9003.86(m)   解:8848.86-(-155)   答:两处高度相差9003.86 m.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随堂检测 1. 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数一定是( ) A.0 B.正数 C.负数 D.0或负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B.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C.0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D.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C A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3.以地面为基准,A处高+2m,B处高-17 m,C处高-32 m.问: (1)A处比B处高多少 (2)B处和C处哪个地方高 高多少 (3)A处和C处哪个地方低 低多少 解:(1)A处比B处高(+2)-(-17)=2+17=19(m). (2)B处高,高的米数为(-17)-(-32)=(-17)+32=15(m). (3)C处低,低的米数为(+2)-(-32)=2+32=34 (m).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 堂 小 结 2.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 法则 实质 方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先将减号变加号,再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然后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将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 THANK YO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