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三)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知识点一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比-5大2的数是( A ) A.-3 B.-7 C.3 D.7 2.已知A地的海拔高度为-48 m,B地比A地高30 m,则B地的海拔高度为( C ) A.18 m B.78 m C.-18 m D.-78 m 3.设x是最小的正整数,y是最大的负整数,z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则x+y+z的值为( B ) A.-1 B.0 C.1 D.2 知识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4.计算3++5+时,运算律运用恰当的是( B ) A.[3+]+[5+] B.+[+] C.[3+]+[+5] D.[+5]+[3+] 5.小磊解题时,将式子+(-7)++(-4)先变成[+]+[(-7)+(-4)],再计算结果,则小磊运用了( B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C.加法结合律 D.无法判断 知识点三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6.某市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12 ℃,最低气温是-5 ℃,这一天的温差为( D ) A.7 ℃ B.-5 ℃ C.22 ℃ D.17 ℃ 7.若|a|=4,|b|=2,且|a+b|=a+b,则a-b的值是( D ) A.-2 B.-6 C.-2或-6 D.2或6 知识点四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8.将2+(-4)+(+5)+(-3)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A ) A.2-4+5-3 B.2+4-5-3 C.2-4+5+3 D.2-4-5-3 9.请指出下列计算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错( B ) 1+--- =1-+-1 ① =- ② =2- ③ =2+=2.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规定图形表示运算a-b+c,图形表示运算x+z-y-w,则+= 0 (直接写出答案). 11.计算: (1)-5-(-11)+2-; (2)6-3.3-(-6)-+4+3.3. 解:(1)原式=-5+11+2+ =6+3=9. (2)原式=6-3.3+6+3+4+3.3 =6+3-3.3+3.3+6+4 =20. 12.如图,串联在一起的每个曲别针下方挂着一张写有整数的卡片,从左到右,第1个至第3个曲别针所挂卡片上的整数分别为-3,-5,2. (1)求前三个曲别针所挂卡片上的数的和; (2)若后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和比前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大3,请求出第四个数. 解:(1)(-3)+(-5)+2=-6. (2)|-3-5|=8, 8+3-|2|=9, 则第四个数为±9. 13.若|m|=2,|n|=3,m<0,n>0,则m+n的值为( B ) A.6 B.1 C.-1 D.-6 14.若|x|=3,|y|=5,则x-y的值为( D ) A.±2 B.±8 C.2或-8 D.±2或±8 15.已知S=2+4+6+…+2 022+2 024,T=1+3+5+…+2 023,则S-T的值为 1 012 . 16.某飞行表演队在航展上表演飞机特技飞行,表演从空中某一位置开始,上升的高度记作正数,下降的高度记作负数,5次特技飞行高度记录如下(单位:km):+2.5,-1.2,+1.1,-1.5,+0.8. (1)飞机最后所在的位置比初始记录点高还是低?高了或低了多少? (2)若飞机平均上升1 km需消耗6 L燃油,平均下降1 km需消耗4 L燃油,则飞机在这5次特技飞行中,一共消耗了多少燃油? 解:(1)+2.5-1.2+1.1-1.5+0.8=1.7(km). 答:飞机最后所在的位置比初始记录点高,高了1.7 km. (2)(2.5+1.1+0.8)×6+(1.2+1.5)×4 =4.4×6+2.7×4 =26.4+10.8 =37.2(L). 答:一共消耗了37.2 L燃油. 【创新运用】 17.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阅读] |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3+1|可以看作|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探索] (1)数轴上表示5与-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6 . (2)①若|x-(-1)|=2,则x= 1或-3 ; ②若使x所表示的点到表示2和-3的点的距离之和为5,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的和为 -3 . [动手折一折] 小明在草稿纸上画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