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00949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623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古诗词
,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课件网
) 鲍照 (其四) 杜甫在其诗歌《春日忆李白》中这样夸赞李白的诗风:“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里的鲍参军,指的就是诗人鲍照。 我们知道,李白写过一首《行路难》,大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追溯回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诗人鲍照又会用《行路难》这个乐府旧题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导入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培养“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拟:摹仿,仿照。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本为汉代歌谣。后世在按乐府旧题创作的作品题目前多冠以一“代”或“拟”字。 鲍照《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鲍照,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擅写乐府诗,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有远大的政治抱负、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怀才不遇,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任过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一生沉沦下僚,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时年约五十一岁。 钟嵘《诗品》评价: 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才秀人微”是指鲍照的才华很高,但是他的社会地位很低,家里也很贫穷,生活也很微贱。 “故取湮当代”是指他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学界中并不被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 yān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zhí zhú 任务:读准字音,结合注解,理解诗意。你认为 诗歌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诗眼)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愁的原因: 门阀制度不合理,虽抨击,却--认命 人生亦有命———门第决定人生 思考1:赏析诗歌前四句,思考鲍照为何而愁。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当时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高门中选,寒门受排斥,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左思 今所谓“寒门难出贵子” 补充背景资料: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比兴,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反问 、直抒胸臆 互文 写出了愁之浓 揭示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 思考2:赏析诗歌前四句用到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思考:面对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鲍照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 ① 酌酒消愁 ② 歌《行路难》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隐忍吞声 无奈 认命 反问 想抗争 不认命 对比 矛盾 痛苦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思考:最终愁得结果如何? 抨击不平 (认命) 悲愤难平 (不认命) 无奈徘徊 (认命) 整首诗塑造了一位满怀郁结,举杯消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作者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以及世路艰难忍气吞声的无奈与悲哀。 清代沈德潜评价《拟行路难》说:“妙在不曾说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概括。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