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 一次方程(3) 情 境 导 入 生活中的数学 第3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 一次方程(3) 速度、时间、路程,这三者有什么关系? 速度×时间 = 路程 据调查,中学生的平均步行速度为1.2 m/s,说说你上学的平均时长,你能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例1 小明每天早上要到距家 1000 m 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 80 m/min 的速度出发,出发后 5 min,小明的爸爸发现小明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 180 m/min 的速度沿同一条路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1) 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 新 课 探 究 探究 第3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 一次方程(3) 典例精析 (2)想象一下追及的过程,你能用一个图直观表示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解: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x min, 小明家 学校 80×5 80x 180x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与同伴进行交流. 据题意得 80×5 + 80x = 180x. 解: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x min, 小明家 学校 80×5 80x 180x 解得 x = 4. 180×4 = 720(m),1000 - 720 = 280(m). 答: 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4 min.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 280 m.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对于行程问题,通常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方程中的等量关系. 小明家 学校 80×5 80x 180x 总结归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2 小明和小华两人在 400 m 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小明每分钟跑 260 m,小华每分钟跑 300 m,两人起跑时站在跑道同一位置. (1)如果小明起跑后 1 min 小华才开始跑,那么小华用多长时间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起跑后 1 min 小华开始反向跑,那么小华起跑后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 典例精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分析:本题涉及哪些量?你能画图说明小明和小华跑步的情形吗?在问题(1)和(2)中,两人所走的路程分别有什么关系? 260 起点 起点 260 260x 300x 260x 300x 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解:(1)设小华用 x min 追上小明,根据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260 + 260x = 300x. 解这个方程,得 x = 6.5. 因此,小华用 6.5 min 追上小明.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追及问题 例2 小明和小华两人在 400 m 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小明每分钟跑 260 m,小华每分钟跑 300 m,两人起跑时站在跑道同一位置. (1)如果小明起跑后 1 min 小华才开始跑,那么小华用多长时间能追上小明? 解:(2)设小华起跑后 x min 两人首次相遇, 根据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 260x + 300x = 400 - 260. 解这个方程,得 x = 0.25. 因此,小华起跑后 0.25 min 两人首次相遇.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相遇问题 例2 小明和小华两人在 400 m 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小明每分钟跑 260 m,小华每分钟跑 300 m,两人起跑时站在跑道同一位置. (1)如果小明起跑后 1 min 小华才开始跑,那么小华用多长时间能追上小明? 行程问题的基本类型: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追及问题:追者路程 = 被追者路程 + 相隔距离 相遇问题:甲的路程 + 乙的路程 = 总路程 总结归纳 1. 古代名著《算术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 问良马几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 240 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 里,慢马先走 12天,那么快马几天可以追上慢马? 解:设快马需要 x 天可以追上慢马,由题意得, 240x = 150(x + 12), 解得 x = 20. 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