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1533

5.2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8551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时,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课件,初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情 境 导 入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 如果 a=b,那么_____。 a ± c = b ± c 如果 a=b,那么_____; 如果 a=b (c ≠ 0),那么_____。 ac = bc 等式的基本性质2: 新 课 探 究 比较下面的两个方程,你发现了什么? 3x -4x = -25 -20 3x +20 = 4x -25 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4x移到左边. 把某项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 注意:变号,即“+”变为“-”,“-”变为“+”. 探究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像这样,把方程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作移项. 归纳(1)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2)移项要变号; (3)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把常数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 由 3+x=8 得 x=8+3; ( ) (2) 由 6x=8+x 得 6x-x=-8; ( ) (3) 由 4x=3x+1 得 4x-3x=1; ( ) (4) 由 3x+2=0 得 3x=2。 ( ) × × √ -3 -2 判断下列方程的变形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并改正。 8 × 练一练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解:(1) 移项,得 2x = 1 - 6。 化简,得 2x = -5。 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x = 。 (2) 移项,得 3x - 2x = 7 - 3。 合并同类项,得 x = 4。 例1 解方程: (1) 2x + 6 = 1; (2) 3x + 3 = 2x + 7。 典例精析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解:移项,得 方程两边同除以 ,得 合并同类项,得 例2 解方程: 典例精析 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的目的是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将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1.方程3x-4=3-2x的解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合并同类项,得5x=7; ②移项,得3x+2x=3+4; ③系数化为1,得x=.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C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解方程时移项的根据是(  ) A.加法的结合律    B. 乘法结合律 C.分配律 D. 等式的性质1 3.下列解方程移项正确的是(  ) A.由3x-2=2x-1,得3x+2x=1+2 B.由x-1=2x+2,得x-2x=2-1 C.由2x-1=3x-2,得2x-3x=1-2 D.由2x+1=3-x,得2x+x=3+1 D C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解下列方程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解:(1)移项,得 6x-4x=-5+7. 2x=2. x=1. (2)移项,得 x=-24. 练习 (2)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5.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解的过程的: x-4=7=x=7+4=x=11.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 (2)应该怎样写? 解:解方程的写法不对. 正确写法:x–4=7, x=7+4, x=11. 练习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6.某班开展为贫困山区捐书活动,捐的书比平均每人捐3本多21本,比平均每人捐4本少27本,求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 练习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由题意,得 3x+21=4x-27, 解得 x=48. 答:这个班有48名学生.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解此类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①移项(等式的性质1); ②合并同类项; ③系数化为1(等式的性质2). 反思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 堂 小 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 3.你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4.你总结了哪些学习经验? 5.还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第2课时 解一元一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