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2646

6《将相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3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将相和,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上6《将相和》教学设计 【课前解析】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 教学中通过做游戏、读文章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实践连词成句地阅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4.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2.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3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启发思考:同学们,请看图,你能说出这些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预设1:我知道第一幅图是三顾茅庐。 预设2:第二幅图是指鹿为马。 预设3:我觉得第三幅图是卧薪尝胆。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知道的历史故事真不少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历史故事,一起学习第六课《将相和》。 教师板书课题(6.将相和) 继续引导:《将相和》是根据汉代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下面我们一起走入《史记》中的故事《将相和》,继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二、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 启发思考:同学们,快看看题目下方的学习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教师引导: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又一个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如何做到连词成句地读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屏幕上会闪现一些小文字,同学们争取一眼看过去,看到更多的内容。准备好了吗?开始(阅读时间不超过1秒钟) 预设1:我看到“渑池”“会面”“秦王”“赵王”“鼓瑟”,我把这些词语串联起来,猜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渑池会面的时候,秦王让赵王鼓瑟。 预设2:我看到“渑池”“会面”“秦王”“赵王”“鼓瑟”“侮辱”,我明白了秦王让赵王鼓瑟,侮辱赵王。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真不错!我们提高难度再试一次。(阅读时间不超过1秒钟) 预设1:我看到“廉颇”“很多战功”“不服气”,我觉得是写廉颇不服气。 预设2:我除了看到“廉颇”“很多战功”“不服气”,还看到“免得”“见面”,我觉得是在写廉颇不服气,蔺相如躲着廉颇。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体验了连词成句地读,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学习方法继续阅读吧。 (设计意图:在阅读课文之前,先出示学习提示,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的方法,接着利用多媒体闪现词语和句子,使学生体验到“连词成句地读”就是一眼扫过去,要尽可能多地看到词语或句子。) 三、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尽量连词成句地阅读这篇课文,看看你用了多少时间?了解了哪些内容?计时开始。 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引导:这篇课文1600字左右,有的同学5分钟左右读完全文,有的同学用将近9分钟的时间读完全文。为什么大家的阅读时间不一样呢?老师发现是你们阅读的方法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