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3207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02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 cover
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 语文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7分)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桑娜看着这 zāo gāo( )的天气,zhòu qǐ( )眉,盼着渔夫安全回家。 峡谷里,人迹罕至,只见小溪 liú tǎng( ),浪花飞溅,豺狼虎豹 páo xiào( )之声不时在山谷里回荡,听着就让人万分 jiū xīn( )。 二、读一读,选一选。(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狞笑(níng) 搀扶(chān) 祭奠(diàn) B. 船板(gě) 寡妇(guǎ) 蜷缩(juán) C. 魁梧(kuí) 黎黑(lí) 服役(yì) 2.下列词语不是描写心理活动的一项是( )。(3分) A. 忐忑不安 B. 坚强 C. 心惊肉跳 D. 喜悦 3.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势:①姿势;②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③权势。 (1)看书的姿势不正确,日久天长就会影响视力。 ( ) (2)为了得到功名富贵,他不顾廉耻,向权势者摇尾乞怜。( )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会有这样的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B. 那孩子急匆匆地跑来,指手画脚说了半天,想必是家里出了什么急事。 C. 写作文时,写什么,怎么写,都要不假思索,想好了再动笔。 D. 每当晨昏,霞光映耀骆驼山石,色彩斑斓,闪闪发亮,颇为壮观。 5.“孩子虽然不算多-- 只有两个”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分) A. 表示转移话题 B. 表示解释说明 C. 表示声音的延长 6.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A. 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 表示列举的省略; C. 表示语意的跳跃;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 (2)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7.选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3分) A. 环境描写;B. 神态描写;C. 动作描写;D. 语言描写 (1)“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 )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 ) (3)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 )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穷人》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不可以删去,会影响小说的表达效果。 B. 《桥》和《穷人》这两篇课文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富含深意。 C. 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D. 课文《在柏林》的主题思想是批评两个小姑娘不尊敬神志不清的老妇人,说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 三、课文在线。(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个句子是 _____ 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运用了 _____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汉的 ,这座“山”是 。 四、课内阅读。(14分) (节选《穷人》)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