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4397

期末模拟测试(提高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299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八年级,语文,2024,统编,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测试检测卷 1.(2024秋 游仙区月考)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督战 吞食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2.(2024秋 英吉沙县期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 ;你要住在崖下, ;你要住在林间, ;你要住在村头, ……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3.(2024秋 耒阳市期中)下面是某位同学做的整本书阅读积累卡片,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积累卡 A.【作家作品】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然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完成了这部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及中国革命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 B.【主要内容】全书共12篇,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红军的军事策略和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内容。 C.【摘抄批注】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文中的他指的是彭德怀。在作者眼中,他是一个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人。 D.【作品意义】它不仅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4.(2024秋 和静县校级期中)下面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5.(2024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代、夸张)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夸张、拟人)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比喻、拟人) 6.(2024秋 越秀区校级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7.(2024秋 游仙区月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