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绣 染 繁 花 似 锦 中国传统绣染工艺探秘 非遗传承与创新实践课程 主讲人:[您的姓名] 互动提问:绣染作品的奥秘 Q1. 核心问题1:这些作品用什么工艺制作? Q2. 核心问题2:苗族绣片为何多采用红色和蓝色? (文化寓意:红色象征吉祥,蓝色代表自然) Q3. 小组讨论(3分钟):图案传递了哪些传统文化信息? 蓝印花布缠枝莲 苗族凤纹绣片 新知探究:刺绣工艺 定义:用针和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的传统技艺 ● 苏绣《荷光掠影》:细腻如丝、色彩淡雅 ● 京绣《中国龙》:金线厚重、气势恢宏 非遗里的腊染魅力 新知探究:印染工艺 定义:用染料在织物上印制图案的工艺 ● 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效果:冰裂纹 ● 扎染:结扎防染,效果:晕染渐变 知识梳理:核心特征 刺绣口诀:“绣分平针乱针” 平针绣:针脚均匀排列,平整光滑。 乱针绣:针脚交叉重叠,色彩丰富,立体感强。 印染口诀:“染有结扎防染” 结扎:通过捆扎、缝缀等方式对织物进行物理防染。 防染:使用蜡、石灰、糊等物质阻止染料上色,形成花纹。 任务:填写对比表格(教材第8页) 技法示范:齐针针法 工具准备 绣绷、绣线(红、蓝、白)、绣针、练习 布 步骤演示 1. 穿针引线,打结固定线头 2. 反面进针,正面出针,针脚均匀排列如 “画轮廓线” 注意事项 针脚间距一致(约0.3cm),线迹平整 技法示范:互套针法 适用场景:立体花蕊、叶片 操作要点: 第一圈针脚沿花蕊边缘排列 第二圈针脚插入第一圈间隙,形成“搭接紧密”立体效果 学生练习:用两种针法绣制花朵轮廓(5分钟) 技法示范:海绵拓印 安全替代:避免化学染料接触 1. 设计:草稿纸画5cm×5cm纹样(梅花、兰花) 2. 拓印:海绵蘸取颜料(红、蓝),按纹样拓印 3. 晾干: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 创作任务:分层实践指南 基础任务 (技能薄弱学生):临摹教材花卉纹样(牡丹、菊花) 拓展任务 (能力较强学生):设计融合动漫元素的绣染作品(示例:汉服娃 娃+传统纹样) 材料选择:刺绣用布(棉布、丝绸)、印染用布(白色棉布)、绣线、拓印颜料(红、蓝、黄) 创作提示: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刺绣常见问题 针脚间距不均———用铅笔在布上画辅助线 纹样不对称———先画对称轴线再绣制 印染常见问题 拓印模糊———海绵蘸取颜料不宜过多 颜色混杂———一种颜色拓印后洗净海绵再换色 工艺日志: 记录困难与解决方法(如:“绣花瓣时针脚歪了,用拆线器修改”) 创作实践:我的绣染作品 创作时间:30分钟 教师指导重点:刺绣针脚走向、印染图案清晰度 作品要求:包含至少1种刺绣针法和1种印染工艺 成果提交:贴于“创作成长树”展示板,填写作品标签(名称、灵感) 展示评价:画廊漫步活动 活动流程:学生手持便签,漫步欣赏作品,写下1条优点和1条建议。 评价维度: 1. 工艺规范性: 针脚均匀、染色清晰 2. 创意表现力: 传统元素与个人风格结合 3. 文化内涵: 传递非遗精神:对自然敬畏、对生活热爱 评价工具:星星贴纸投票 ● 投票规则:每位学生用“星星贴纸”为3件作品投票(每人3票) ● 候选奖项:“最佳工艺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文化传承奖” ● 代表作分享(5分钟):邀请2-3名学生分享:“我的设计灵感来自……” 课堂小结:知识图谱 核心知识点 刺绣:平针绣、互套绣 印染:蓝印花布、扎染(海绵拓印简化版) 文化意义 绣染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体现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 拓展思考 如何让传统绣染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活力? 课后拓展:绣染文化探索 探索任务 ● 任务1:观察家中绣染物品(窗帘、服饰、抱枕),记录 纹样特点 ● 任务 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绣染工艺(蜀绣、蜡染) ● 分享方式:下节课课前3分钟“绣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