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7970

第5课 七律·长征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566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年级,统编,语文,小学,学期,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律·长征 课时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一、积累与运用 新题型 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岷(mín míng)山气势磅礴(bó pó),山脉逶迤(yí yě),战士们没有能用来攀上shān yá( )的shéng suǒ( ),没有御寒的衣物,但他们严守jì lǜ( ),团结协作,决不放弃。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帮助他们渡(dù bù)过了难关。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3.辨析“度”与“渡”,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 )口 欢( )春节 远( )重洋 ( )日如年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云涯(yá)逶迤( wěi) B.磅礴(páng)铁索(shuǒ) C.五岭(lǐng)岷山(mín) D.远征(zhēng)乌蒙(měng)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满腔怒火 B.气状山河 C.坚强不屈 D.昂首挺胸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乌蒙磅礴走泥丸。(滚动) B.更喜岷山千里雪。(再;又) C.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全;都) 7.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二、诗词曲鉴赏 快乐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过草地,爬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10.新题型 照样子,补全诗中描写的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五件事。 11.语文要素 本诗中写的这五件事,仅仅展示了长征中的五个“点”,而诗中“ , ”(填诗句)描述的是整个面。整首诗点面结合,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千难万险的大无畏精神和 精神。 1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匠心独运,把握朗读要点。 首联:“远征难”要用 (慢 快)节奏朗读,读出长征途中困难重重的意味;“不怕”要读得 (响亮 低沉),读出红军藐视困难的态度。 颔联:( )写环境,( )写感受,要读好( )来体现红军乐观豪迈的形象。 A.“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B.“腾细浪”“走泥丸” 颈联:“暖”和“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分别让我们体会到了 的喜悦和 的惊心动魄,要读出情感变化。 尾联:要加快语速,语调激昂,表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来到而 的心情。 快乐阅读。 清平乐(lè yuè)·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qū qǔ)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yīn yīng)在手,何时缚(fù bó)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捕缚敌人的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3.用“√”给词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4.下面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15.“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16.语文要素 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词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