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 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建议用时:15分钟 1 下列不是我国四大海产的是( ) A. 大黄鱼 B. 带鱼 C. 鲈鱼 D. 乌贼 (2025宿迁期末)我国正在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 2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有( ) A. 风能资源、生物资源 B. 水资源、太阳能资源 C. 煤炭资源、海洋资源 D.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 3 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时,需优先( ) A. 保护海洋生态 B. 扩展海底空间 C. 增加成本支出 D. 加强渔民培训 4 (2025宿迁期末)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 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B. 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C. 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D. 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右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5~7题。 5 台州市濒临我国(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6 海洋垃圾会( ) ①危害海洋生物 ②影响船只航行安全 ③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 ) A. 获取经济效益 B. 减少海洋污染 C. 提高渔民收入 D. 调节城市气候 8 造成海水赤潮的原因是( ) A. 海水温度不断升高 B. 鱼类的急剧增加 C. 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 D. 暖流的突然变化 9 (2025镇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392亿吨,但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下图为“中国近海海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_____,该区域地处_____(填五带)带,属_____省三沙市管辖,每年夏秋季影响三沙市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 (2) 近海中纬度最高的_____海为我国内海;濒临东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_____;图中位于台湾省东北方向的_____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3) 我国近海_____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此类能源,其有利方面有_____;不利方面有_____。 建议用时:15分钟 (2025宿迁期末)深耕海洋经济,“向海图强”,加快建设“南海粮仓”,是海南省加快迈向海洋强省的重要工作。据此完成10~11题。 10 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巨大的宝藏,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有( ) ①海洋生物 ②石油 ③海运交通 ④海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有利于打造“南海粮仓”,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B. 海洋矿产丰富,可加大开发力度 C. 海洋空间广阔,可大面积填海造陆 D. 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12 读下表,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 2010年各海域赤潮统计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发生次数(次) 1 12 47 8 发生面积(平方千米) 30 1 578 12 070 60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3 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 ) A. 发展生态旅游 B. 提高鱼类产量 C. 保护海洋生态 D. 发展海洋渔业 (2025宿迁期末)2024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