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510

统编版语文1-8单元课内仿写默写单+课内重点知识问答(图片版,含答案,共46页)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1823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内,统编,46页,答案,图片,重点
  • cover
三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仿写默写单+问答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仿写默写单(第1天) 从…从…从…【排比句】 原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 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仿写1: 仿写2: 二、有…有…有…还有…【排比句】 原句:这些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 和德昂族的。 仿写1: 仿写2: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知识问答(第1天) 问:大青树下的小学指的是? 答: 问: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答: 问:上学路上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 问: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独特的景物? 答: 问: 上课时,同学们怎么样?下课后又怎样? 答: 问: 有哪些不同的民族? 答: 第1页共2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仿写默写单(第2天) 一、 向…向…向…【排比句】 原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仿写1: 仿写2: 【拟人句】 原句: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仿写1: 仿写2: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知识问答(第2天) 问:花的学校在哪里? 答: 问:课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问:“冲出家门”表现了什么? 答: 问:你还能想到哪些与众不同的学校? 答: 问:从“温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听到了什么? 答: 第2页共2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仿写默写单(第3天) 【假设关系】 原句: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仿写1: 仿写2: 二 便…【造句】 原句:雨一来, 他们便放假了。 仿 写1: 仿写2: 仿写3: 仿写4: 仿写5: 仿 写6: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知识问答(第3天) 问: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答: 问: 孙中山在私塾里读书时,先生要求大家怎样学习课文? 答: 问: 孙中山为什么会鼓起勇气向先生提问? 答: 问: 当孙中山提出疑问时,其他同学的反应是怎样的? 答: 问: 课文中提到的“私塾”是怎样的教学场所? 答: 问: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第3页共2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仿写默写单(第4天) 在… 在…【排比句】 原句: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仿写1: 仿写2: 二、反问句 原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 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仿写1: 仿写2: 仿写3: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重点知识问答(第4天) 问: 《望洞庭》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 :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字是什么意思?这 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 问:“潭面无风镜未磨”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说“镜未磨” 而不是“镜已磨”? 答: 问:从“遥望洞庭山水翠”这句诗中,我们能知道诗人是站在什么 位置观察洞庭湖的?“山水翠”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 第4页共23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