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9664

识字第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342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识字,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 cover
课 题 识字2 树之歌 统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学习 重难点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松”等10个字及扩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场景: 读读这个词串,说的是哪里的场景: 一片树林,一棵大树。一群鸟儿,一场聚会。 2.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了,同学们知道哪些树呢? 出示树木图,你认识哪些树木? 师: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齐读课题。(板书:2 树之歌)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识树友 1.出示树木图片,认识吗? 2.学生认读词语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柏 木棉 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 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 ②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橡树 榆树 槐树 石榴树 桃树 柳树 山楂树 柿子树 3.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了哪些树,什么样子的。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提示易错音:翘舌音:(装 守 杉) 平舌音:(松 ) 后鼻音:(桐 枫 疆 ) 注意纠正“柏”“桦”和“杉”的字音;“柏”读三声,bǎi;“桦”读四声,huà;“杉”注意平翘舌音,读shān,容易误读成sān。 (3)出示生字:杨、榕、梧桐、枫、松 、柏、桦、桂 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音。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 如“柏、桦” 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声调不同;“松” 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相机讲解“彡”字源:现在的《新华字典》里没有,但是东汉的《说文解字》和清朝的《康熙字典》里有,表示木头里面的花纹。杉,的的确确是个形声字。 4.归类识字: ①形声字归类:“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表意,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右边的部分是音旁。 ②组词拓展法:识记“掌、疆、银”,分别组词为“手掌、脚掌、巴掌、鼓掌”“新疆、边疆、疆土”“银行、银色”。 ③熟字比较法:“壮一装”“银一根一眼”。 4.指名分小节读儿歌。 学习任务二: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教师引入课文:词语你们都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些字在书写上有哪些共同点?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 预设1:这些生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预设2:“木”字做偏旁时捺变成点。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观察: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教师相机点拨: 杨:第五笔是横折折钩。 棉:右半部又是上下结构,上矮下高。 桂:右半边的两个土不是一模一样,上小一点,下大一点。 杉:右半部的三撇间隔相同,方向基本一致,第三撇略长。 壮:前三笔要注意,是点、提、竖。 枫:右半部分“风”第二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注意:所有带“木”的字,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