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0993

5.13.1 预防传染病(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共2个课件)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06564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5.13.1,预防,传染病,2025-2026,学年
    (课件网) 第1节 预防传染病 (第1课时) 1.能准确说出传染病的病因(由病原体引起)、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生命观念) 2.根据流感的飞沫传播途径,推理出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预防措施的合理性。 (科学思维) 3.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验证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正确洗手能有效减少手部病原体” 的结论,提升实验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 (科学探究) 4.掌握传染病预防的具体方法(如勤洗手、勤通风、正确佩戴口罩、按时接种疫苗),并能将其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社会责任)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又是如何传播的?我们要如何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元凶” ———病原体 概念: 引起传染病的微小生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病毒 流感 →流感病毒 蛔虫病 →蛔虫卵(寄生虫) 传染病传播的“三要素” 1.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 2.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伊蚊为媒介) 3. 易感人群: 未感染过该病毒、无免疫力的人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流感、新型冠状肺炎 饮食传播 甲肝、诺如 血液传播 艾滋病、乙肝 生物媒介 登革热、基孔肯亚热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易感人群 老年人 婴幼儿 免疫力低下或缺陷人群 未接种相关疫苗的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三大法宝” 针对传染病传播三要素制定措施 1.控制传染源 管理“病毒源头” (如隔离患者) 2.切断传播途径 阻断“病毒旅行路线” (如消杀蚊虫、戴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 增强“目标人群”抵抗力 (如接种疫苗) 传染病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①使用公筷 ②流感患者居家隔离 ③开窗通风 ④加强运动、适量运动 ⑥注射疫苗 ⑤学校专人对教室定期消毒杀菌 ⑦饭前饭后洗手 ⑧佩戴口罩 知识要点1:传染病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知识要点2:实验启示:口罩、手套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要点3:三大预防措施:控制、切断、保护 知识要点4:疫苗作用:个人抗体“城墙”+群体免疫“盾牌” 1、小优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D C 2、外出聚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尽量做到“一菜一筷”。使用公筷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消灭病原体 A 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等传播。下列属于手足口病传染源的是( )。 A.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B.携带病毒的碗筷 C.引起人患手足口病的病毒 D.其他没有患病的儿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