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954

《第一单元 造房子》大单元设计(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2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教科,科学,上册,二年级,学年
  • cover
《第一单元 造房子》大单元设计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造房子 课时 8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低年级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学习要求,本单元围绕“材料”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学生需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特征,理解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区别,初步建立“材料决定用———的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在动手建造小房子的过程中体验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交流评价—反思改进,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强调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使用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合。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多种动物的“家”,归纳其建筑材料多为树枝、泥土、草叶等自然物,理解动物利用身边自然资源建造栖息地的特点;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如砖、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金属等,并通过“看一看、掂一掂、弯一弯、刻画”等方式比较不同材料的硬度、轻重、柔韧性等特点,知道人们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材料建房;能识别家中常用物品所用的材料类别(金属、塑料、玻璃、布、纸、木、陶瓷),并尝试按材料进行分类;能在小组合作中收集废旧材料,共同设计并绘制出具有门、窗、屋顶等基本结构的小房子图纸;能依据设计图使用安全工具裁剪、拼接、粘贴材料完成小房子的搭建;能在展示会上介绍自己作品所用材料及设计亮点,对照评价表开展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提出改进建议;在整个过程中养成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合理使用材料的良好习惯,形成初步的工程思维与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认识常见材料的名称及其基本特性,理解材料的选择与物体功能之间的关系;掌握对材料进行观察与比较的基本方法,如视觉观察颜色质地、触觉感受轻重软硬、简单操作测试弯曲性与抗划伤性;了解动物建造“家”所使用的自然材料与人类建房所用的人造材料之间的区别;学会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手工制作,正确使用安全剪刀、胶水等工具完成结构搭建;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建造稳固明亮通风的小房子”这一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材料”这一工程思维核心问题,例如解释为何窗户适合用透明材料而墙体不适合;在设计小房子时统筹考虑多个因素(如空间大小、采光需求、结构稳定性、材料可得性)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门窗过小或位置不合理等问题;将抽象的设计图转化为具体实物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尺寸偏差、连接不牢等问题,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调整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分工协作,处理意见分歧,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准确区分某些复合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带塑料把手的金属勺子)所属的主要材料类别。 评价任务 1. 观察记录单:能正确填写《比较金属与另一种材料》记录单,从“外观、重量、硬度、柔韧性”等方面描述两种材料的特点。 2. 分类作业单:能独立完成《给家里的物品分类》记录单,将编号物品准确归入对应的材料类别,对组合材料能说明主要构成部分。 3. 设计图纸:能画出包含门、窗、屋顶等要素的小房子设计图,标注关键部位的大致尺寸或比例关系。 4. 实物作品:能依照设计图建造出结构完整、稳固耐用、有足够门窗的小房子模型,使用至少两种不同材料。 5. 展示表达:能在“小房子展示会”上清晰介绍自己的作品,说明材料选择理由和设计巧思。 6. 自评互评:能根据《“我们的房子”评价表》进行客观自评,并给予同伴建设性反馈。 7. 单元收获卡:能在《我的收获》表格中真实勾选达成项,并针对未达标项写出具体的改进方向。 资源 与建议 教材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应充分研读每一课的“聚焦、探索、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