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5 数学归纳法 探究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探究点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几何和整除问题 探究点三 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学习目标】 1.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2.了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归纳奠基”和“归纳递推”两个步骤 缺一不可. 知识点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1)当 时,命题成立; (2)在假设(其中 )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能够推出 _____时命题也成立. 那么,这个命题对大于等于 的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在上述定义中,(1)是(2)的基础,即只有确定了 时命题成立, 后续的推导才会有意义. 【诊断分析】 1.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的初始值 只能是1吗? 解: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一步中的初始值 应根据命题的具体情况 来确定,不一定是1. 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 边形的内角和为 时,其初始值 . 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命题要注意哪些方面 解:(1)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 (2)第二步中,证明“当 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归 纳假设”,即必须用上“当 时命题成立”这一条件,没有运用“归纳假 设”的证明不是数学归纳法. (3)在第二步的证明中,“当 时命题成立”这一归纳假设起着已 知条件的作用,“当 时命题成立”则是求证的目标,在这一步中, 一般要先凑出归纳假设里给出的形式,以便利用归纳假设. 探究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例1(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证明:①当时,左边 , 右边,左边右边,故当 时,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 时,等式成立, 即 , 则当 时, ,即当 时,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 .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解:①当时,左边,右边,左边 右边, 故当 时,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 时,不等式成立, 即 , 则当时, , 因为,所以 , 所以 . 即当 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 . [素养小结]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考题,意在考查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 素养,求解时需过双关:一是“看项关”,即看清等式两边的构成的规 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 的取值是否有关;二是“归 纳递推关”,利用归纳假设,证明从到 ,等式都成立. 探究点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几何和整除问题 例2 求证:对任意的, 能被64整除. 证明: (1)当时, 能被64整除,命题成立. (2)假设当时, 能被64整除, 则当 时, , 因为, 均能被64整除, 所以 能被64整除, 即当 时,命题也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 能被64整除. 例3 证明:凸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 . 证明:①当 时,凸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 ,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 则当 时,增加了1个顶点,凸多边形的对角线增加了 条, 则 , 即当 时,命题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命题对任意, 都成立. [素养小结] 解决整除性问题的关键是从要证的式子中拼凑出假设成立的式子, 再证明剩余的式子也能被某式(数)整除.在几何问题中,常用到与 正整数 有关的几何证明,包括交点个数、内角和、将平面分成若干 部分等问题,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关键是“找增量”,即几何元 素从个变成 个时,所证的几何量将增加多少.证题时可以先 用 得出结果,再结合几何图形给予严谨的证明. 探究点三 归纳、猜想及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4 猜测使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的正整数 的最小值为___. 3 [解析] 当,时, 不成立, 则 不合题意. 当时,不等式即为 , 当时,不等式即为 , 当时,不等式即为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式对于, 成立. ①当时,不等式即为 ,不等式成立. 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即 , 则当时, , , 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时, , 故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