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135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8798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李贺 李凭 箜篌引 CONTENTS 目录 01 03 02 04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05 课堂小结 06 课堂练习 07 布置作业 08 板书设计 1、了解李贺的生平、诗风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2、感悟斟酌字词的魅力,体察“诗鬼”“鬼诗”的奇诡。 3、通过品鉴诗歌,明确展现音乐感染力的手法,感受诗歌魅力。 4.深入理解《李凭箜篌引》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现实主义精神。 01学习目标 02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中对音乐的描写手法,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2. 掌握诗歌中典故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诗人通过音乐描写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体会其对音乐的深刻感受。 2. 分析诗歌的写作特色,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03课堂导入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听颖师弹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 第四部分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县三乡),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李贺自幼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名扬京洛。 18岁到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 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人妒忌,因其父名晋肃,不能登第。此后他一直痛苦抑郁,加上生来体弱多病,后经人推荐只做过3年奉礼郎,地位卑微,任期未满便告病辞官归昌谷,卒时仅27岁。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李贺的一生仕途坎坷,是中国历代诗人中个性风格最鲜明的诗人,被称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上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立意新奇,用词瑰丽,意境扑朔迷离,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凄艳诡谲”的诗风,所以,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作者简介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的风格意境。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字眼,形成“凄艳诡谲”的风格,使诗歌扑朔迷离,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鬼诗”。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 了解“长吉体”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佛: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魔: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人的的称号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之至文” 。 写作背景 探究新知 知人论世 李凭箜篌引 李凭:唐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