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课题名 4.3.1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综合思维:查找地图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分布格局,了解我国在国内和国际沟通的交通布局。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了解交通的布局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了解不同交通方式,会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出行。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了解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分布格局。 教学难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了解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分布格局。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交通变化》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教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飞机、货车、火车、轮船、电动车、自行车等。 教师:讲解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陆路运输和管道运输。并提问,以下交通工具分别属于什么运输方式呢? 学生:对号入座。 教师:讲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理解并记笔记。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 教师:读图,了解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 学生:看图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已建设成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道等组成的庞大交通网;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我国客货运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设计意图】感受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 教师:读图,分析我国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 学生:看图分析得出:东密西疏。 教师:读图,分析我国交通线路东密西疏的原因。 学生:看图综合分析:东部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线稠密;西部地形崎岖、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交通线稀疏。 【设计意图】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和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教师:提问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一样吗?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封闭式公路,可满足客运汽车高速度行驶及货运汽车大载重的需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教师:读图,找出首都放射线高速公路主要经过哪些城市? 学生:看图查找: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南北纵向线、东西横向线分别经过哪些城市。 学生:课后完成。 教师提问: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一样吗?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高速铁路使用专门的机车车辆和专用的轨道,速度是普速铁路的 2—3 倍,可以提供安全、准时、高效的出行服务。 教师:带领学生找出“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线各经过哪些城市。 并给出“八纵八横”线。布置任务,学生课下查找。 学生:看图查找对应高铁线路。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布局,培养空间感。 教师补充:截至2025年7月已建成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 学生:感受中国高铁的发展。 教师:展示图片北盘江第一桥、港珠澳大桥和青藏公路。 学生:体会科技对交通建设的助力。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在交通建设中的攻坚克难,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小组活动: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认识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1)根据图中信息,按照1953年以前、1953-1990年两个时间段,统计该线路普速铁路累计开通的里程。 1953年以前:开通1759千米。1953-1990年:开通2423千米。 查询列车运行时刻表,比较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所需时间。 普通列车:K1354次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历时23小时19分钟。该车次于2024年1月停运。 高速列车:G2684次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