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918

3.4海洋资源【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953982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初二,人教,教材,新教材,海洋资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课题名 3.4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四大盐场、主要港口群和海洋资源开发成绩。 综合思维:了解我国在近海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战略。 人地协调观: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海洋资源与开发的问题探讨中,培养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地保护海洋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类型、开发成绩及开发战略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的海洋资源类型、开发成绩及开发战略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二十四节气》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的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从鱼盐之利到开发海底矿藏 教师:海洋资源有哪些类型呢? 学生: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教师:想一想:我国海洋资源丰富的原因。 学生:我国海域辽阔:(1)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 ;(2)海岸线漫长,约1.8万千米;我国自然条件优越:(1)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2)大陆架面积宽广。 【设计意图】系统了解海洋资源。 教师:介绍我国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并介绍: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鱼生产国和消费国。 学生:在课本做笔记。 教师:介绍我国的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并带领学生分析渔场的成因。 学生:在课本上记笔记:海洋中寒暖流交汇是最常见的渔场成因。 教师:读图,分析我国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产量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 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总结: 教师介绍:目前,我国海水养殖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主要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学生:在课本上勾画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情况。 教师介绍:海盐既是我们食盐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 我国主要采用晒盐的方法生产海盐,即把海水引入盐池,经过自然蒸发将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晒盐需要降水少、蒸发强的气候条件。 学生:看图理解。 教师:图中是我国的四大盐场,思考这些地点成为盐场的有利条件。 学生:(1)盐度较大,且水质较好的海水 (2)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的气候 (3)有广阔、平坦的泥质滩涂 教师强调: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盐场。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盐生产国和消费国。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海洋生产的地位。 小组活动:认识我国沿海盐场与气候的关系 1.长芦盐场最适宜的晒盐时段为晚春到初夏。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这个时段晒盐的综合优势。 晚春气温快速回升,蒸发旺盛,初夏日照时间变长,加速水分蒸发。雨季尚未来临,降水稀少,晴天多。 2. 台湾岛西南沿海的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对照中国地形图,从地形对降水影响的角度,分析布袋盐场能够晒盐的降水条件。 位于台湾山脉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 【设计意图】综合分析盐场分布和气候的关系。 教师介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扩展到海底矿产、海洋能源等的综合开发。例如,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渤海和南海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我国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海底矿产和海洋能源的开发情况。 (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教师:想一想:海上交通运输网络的组成要素是什么呢? 学生:沿海港口+海运航线。 教师介绍:我国港通四海,通过海运航线连接世界主要沿海港口。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95%是由海运完成的。其中大部分货物运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