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967

2.3.2河流与湖泊——长江【课件+教学设计】——2025新教材人教版初二地理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96777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3.2,新教材,地理,初二,人教,教材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2河流与湖泊———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的河流概况。 综合思维:从河流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明长江的价值和生态问题及治理方法。 人地协调观:树立河流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掌握长江的河流概况、开发价值、生态治理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说明长江生态治理和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长江之歌》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河流概况 读图,找出《长江之歌》中的源头“雪山”是哪座山?最终注入哪个海? 学生:看图得出:源头: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峰;注入海:东海。 教师:想一想:长江在世界和我国的河流中,排名分别是多少? 学生;从图表中得出:长江是世界第三、我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千米。 【设计意图】读柱状图,通过数据和对比得出长江的地位。 教师:读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学生看图得出:长江共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等11个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教师:你知道长江有几个名字吗? 学生:看图回答: 教师:读图: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学生:看图得出: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 教师:读图:找出长江主要支流及城市。 学生:在图上标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教师:结合所学,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并填表。 学生:填表。 2.长江的价值 教师:读图:找出长江流域的年降水量范围,分析其水量特点。 学生;看图回答: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教师:找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学生:结合所学地形知识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读长江干流地形剖面图。 学生得出:长江干流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水位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强调:因此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 师生总结: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教师提问:长江哪个河段航运价值更大? 学生:结合图文回答:中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又与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东西,又联系南北。 教师强调: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并提问:读图,从多方面分析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学生:看图分析:①无结冰期,四季通航。②中下游流经为平原,江阔水深,水流平稳。③流经人口密集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大。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长江的治理与保护 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解: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 学生:认真听讲并记笔记。 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长江,以减少洪水的危害呢? 学生:中上游修建水电站,调蓄洪水;中下游建设沿江堤防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提高防洪能力。 教师介绍:三峡和荆江的治理工程。 学生;认真听讲,拓宽视野。 师生总结并填表: 教师:你知道长江下游还面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吗? 学生:看图得出:水污染和过度捕捞。 教师讲解:对于长江,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 【设计意图】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小组活动:为长江的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 1.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的危害是...... 削弱防洪能力:湖泊面积减少导致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加剧洪涝灾害风险。 破坏生态环境:(1)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2)湿地减少,生态环境被破坏。 2.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沿江水利枢纽的影响主要是...... 河道泥沙淤积,水库容量减小; 防洪能力下降; 泥沙携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