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2316

初中心理健康 18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在合作中成长》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8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心理健康,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册
  • cover
18《在合作中成长》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在合作中成长》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六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上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围绕“合作”主题展开,通过案例、活动与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与技能。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与互动性,贴合初中生人际交往需求。 2.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部分学生存在“怕出错”“依赖他人”等心理,合作能力需系统性培养。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PPT课件(含雁群V字飞行视频)、课堂互动工具(计时器、小组任务卡)。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过程:通过小组活动与讨论,体验合作中的沟通与分工。 2.结果:总结合作成功的条件,分析合作失败的常见原因。 3.素养:培养团队意识,树立“信任、责任、互助”的合作价值观。 1.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小组活动中的参与度与互动表现。 2.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感悟,全班投票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3.反思问卷:课后填写“合作行为自评表”。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重点:合作的重要性及成功条件。 难点:克服依赖心理,明确责任分工。 1.案例分析:通过“雁阵效应”视频理解合作优势。 2.实践体验:开展“齐心协力”“宝塔搭建”活动。 3.任务驱动:限定时间且禁止语言交流的“宝塔搭建”活动。 4.反思引导:通过失败案例讨论强化责任意识。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问题激趣:展示大雁V字飞行图片,提问:“为什么大雁要排成V字形飞行?单独飞是否更自由?” 2. 小组讨论:学生2人一组,1分钟快速交流猜想。 3. 视频揭晓:播放“雁阵效应”动画短片(2分钟),结合旁白解释合作省力、轮换休息的科学原理。 4. 过渡提问:“如果大雁不合作,会怎样?人类活动中是否也有类似现象?” 通过悬念和直观视频激发兴趣,初步建立“合作=高效”的认知。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 案例分析:讲述“我诉我心”中王老师的课堂困境,提问:“为什么同学们不敢发言?合作能解决什么问题?” 2. 概念解析:- 信任:以“头脑风暴讨论规则”为例,强调“不批评、多补充”的氛围。 - 分工:结合“宝塔搭建”活动,说明“明确任务、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 沟通:对比“允许语言交流”和“非语言协作”的差异,引出有效沟通的多样性。 3. 板书框架:同步书写“合作三要素———信任、分工、沟通”,辅以简笔画(如握手、齿轮、对话框)。 通过真实案例和活动预埋,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为后续实践铺垫理论基础。 三、活动在线(15分钟) 活动1:齐心协力(8分钟) - 规则说明: ① 每组6人,用3张报纸卷成“齐眉棍”; ② 全员食指托棍,同步抬至肩高,中途脱落则重来。 - 教师指导: ① 观察学生是否自发分工(如谁卷报纸、谁指挥节奏); ② 记录典型问题(如急躁指责、被动跟随)。 - 反思分享: 提问:“失败时,你们如何调整策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活动2:宝塔高高高(7分钟) - 任务升级: ① 禁用语言交流,仅通过手势、眼神协作; ② 限时5分钟,用报纸和胶带搭建最高宝塔。 - 评价标准: 高度、稳定性、创意性(如塔顶装饰)。 - 小组互评:各组派代表点评他组作品, 教师总结“非语言沟通的智慧”。 通过递进式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做”中体验分工与信任,突破“依赖心理”难点。 四、体验课堂(10分钟) 1. 情景辩论: - 呈现“小亮与小勇考场作弊”案例,分组辩论:“这是真正的合作吗?为什么?” - 教师引导区分“合作”与“作弊”的本质差异(诚信底线、短期利益v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