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010

4.2.3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9641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3,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数学
    (课件网) 4.2 等差数列 4.2.3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 探究点一 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基本计算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 ◆ ◆ ◆ ◆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能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能说出“倒序相加法”的特点、 适用条件及操作步骤. 2.能说明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特征,能灵活运用求和公式解决 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点一 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 中,与首末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 和,那么求和时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这样就得到 了一个常数列的和,进而求得数列的前 项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 _____. 倒序相加法 知识点二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1.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已知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 与项数 求和公式 _ _____ _ _____ 2.两个公式的关系:把代入 ,就可以得 到 . 知识点三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的常用性质 性质1 等差数列中依次项之和,,, 组成公 差为 的等差数列 性质2 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则 , , ; 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 ,则 是数列的中间项 , , 性质3 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性质4 若,都为等差数列,,分别为它们的前 项和, 则 续表 【诊断分析】 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当时,等差数列 的前 项的和 .( ) √ (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关于正整数 的二次函数.( ) × (3)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常数项为0.( ) √ (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与 不可能相等.( ) × 探究点一 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基本计算 例1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 . (1)已知,,求 ; 解:由 解得 所以 . (2)已知,,,求及 ; 解:由 , 整理得,解得或 (舍去),所以 . 例1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 . (3)已知, , ,,求 . 解:由 , ,可得 , 即 . 又因为,所以 . 例1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 . 变式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若,则 ( ) A.5 B.45 C.15 D.90 [解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 , 所以, 又,所以 . 故选B. √ [素养小结] 解决等差数列前项和计算问题的思想方法 1.方程思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中有五个量,这五个量可以“知三求二”.一般是利用公式列出基 本量的方程组,解出,便可解决问题. 2.整体思想:当所给条件只有一个时,可将已知和所求都用表 示,寻求两者间的联系,整体代换即可求解. 3.利用性质:运用等差数列性质可以化繁为简、优化解题过程.等差 数列的常用性质:若,则 ,常与前项和公式结合使用.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的性质 例2(1)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2项和为354,前12项中偶数项之和与 奇数项之和的比为,求公差 . 解:设该等差数列的前12项中偶数项之和为,奇数项之和为 , 则解得 由,得 . (2)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求 . 解:方法一: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整理得 , . 方法二:数列为等差数列,则,, 也成等差数列.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 为公 差的等差数列,,,得,故 . (3)已知,均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分别为, ,且 ,求 . 解: . (4)已知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 ,若 ,求 . 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 , 又, , 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且 , , . 变式(1)[2025·江苏南京一中高二调研]已知等差数列和 的前项和分别为和,若,则 的值为( ) A. B. C. D. [解析] 由,令,则 ,所以 , ,所以 ,故选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