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011

4.2.3 第2课时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10531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2.3,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数学
    (课件网) 4.2 等差数列 4.2.3 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 第2课时 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性质及 应用 探究点一 与等差数列前项和有关的最值 问题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实际应用 ◆ ◆ ◆ ◆ 课前预习 课中探究 备课素材 练习册 答案核查【导】 答案核查【练】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与性质. 2.会求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最值. 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抽象出等差数列 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知识点一 从函数的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 公式可化成关于的表达式: _____. 当时,关于 的表达式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表达式,即 点在其相应的_____函数的图象上,这就是说等差数列的前 项 和公式是关于的二次函数,它的图象是抛物线 上 横坐标为正整数的一群孤立的点. 二次 知识点二 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最值 (1)利用邻项变号法: 当,时,有_____值,使取到最值的 可由不等式组 _ _____确定; 当,时,有_____值,使取到最值的 可由不等式组 _ _____确定. 最大 最小 (2)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 ,,若 ,则从二次函数的角度看:当 时,有_____值;当时,有_____值.当 取最接近对称轴 的正整数时, 取到最值. 最小 最大 【诊断分析】 1.判断正误.(请在括号中打“√”或“×”) (1)等差数列中,若,公差,则前项和 有最大值, 且最大值就是所有正数项之和.( ) × (2)在数列中,若,,则前项和 取得最大 值时 的可能取值有两个.( ) √ (3)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 ) √ 2.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都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吗 解:若等差数列的公差,则该数列的前 项和有最小值,没有最大值; 若等差数列的公差,则该数列的前 项和有最大值,没有最小值. 所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不是都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探究点一 与等差数列前 项和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1(1)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的最 大值为_____. 169 [解析] 方法一: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则由, ,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当时, 取得最大值169. 得,解得 , 方法二:先求出的公差 (同方法一), 则 . 由 得 即, 又, 当时,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 方法三:,,的公差 , 的前项和公式为关于 的二次表达式,借助相 应的定义在 上的二次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则当时,取得最大值. 求出公差 (同方法一), . 方法四:,,的公差 , , 即,则,, 的最大值为 . 求出公差 (同方法一), . (2)[2025·江苏金陵中学高二月考]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 为.若,且,则满足的正整数 的最大 值为____. 33 [解析] 因为 ,所以 , 因为 ,且, 所以, , 故使的正整数 的最大值为33. 变式 [2025·江苏新海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 和为,,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由,,得, ,解得 ,,所以 . (2)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 的值. 解:方法一:由公差知是递增数列,当 时,; 当时, . 所以 , 所以当时,最小,最小值为 . 方法二:因为 , 又,所以当时,最小,最小值为 . 变式 [2025·江苏新海中学高二月考]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 和为,, . [素养小结] 求等差数列前项和最值的常用思路: (1)利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求出其正、负转折项,便可求得前项和 的最值; (2)利用性质求出其正、负转折项,便可求得前项和的最值; (3)利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常数,且为 关于正整数的二次函数,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实际应用 例2 [2025·安徽安庆一中高二月考]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是其高发期,其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 象非常严重.我国北方某市去年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