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学者查理 G 诺特在论述某事时说道: 出卷网“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的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最近历史的遗产”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 C.此事件的本质是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 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 2.纪念某一思想家逝世100周年时,有人说 出卷网:“(他)独自一人,面对宫廷、贵族和资本的联合力量,面对那股毫无意识的强力———群盲;面对那些无恶不作的官吏,他们专门媚上欺下,匍匐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面对那些教士,他们是伪善与宗教狂热的邪恶混合体。……他战胜了陈旧的秩序和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马的教士。”该思想家( ) A.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率先倡导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主张建立人类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 3.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 出卷网”,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法律至上 4.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 A.重视智慧发展 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 D.强调等级秩序 5.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这一观点( ) 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C.揭露社会财富悬殊 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 6.梁家麟在《基督教会史略 出卷网》中写道: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以下主张最有助于“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的是( ) A.先定论 B.因信称义 C.王权高于教权 D.《圣经》至上 7.“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 出卷网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材料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与加尔文教思想相背离 C.强调精神的自由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8.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下列说法不符合马丁·路德原意的是 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 B.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 C.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 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 9.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 出卷网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10.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 出卷网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这个人是(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