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7346

1.2 向量的加法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年级数学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349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一,第二,必修,教版,数学,年级
  • cover
1.2 向量的加法 最新课程标准 借助实例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减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 1.了解向量加法与减法的物理意义与几何意义.(数学抽象) 2.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能利用这两个法则进行向量的加法运算.(直观想象) 3.了解向量加法与减法的关系.(逻辑推理) 4.掌握向量的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直观想象) 第1课时 向量的加法 导学 教材要点 要点一 向量的加法 定义 求向量和的运算,称为向量的加法. 向量 加法 的三 角形 法则 前提 已知两个_____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法 作=a,=b,连接AC. 结论 向量叫做a与b的和,记作_____,即a+b==_____. 图形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前提 从同一点O出发作有向线段=a,=b. 作法 以OA,OB为邻边作 OACB. 结论 则对角线就是向量a与b的和,即=a+b. 图形 状元随笔 在使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要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与第二个向量的起点重合,则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并以第二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即两向量的和;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前提是“共起点”,即两个向量是从同一点出发的不共线向量. 要点二 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_____. 2.加法结合律:(a+b)+c=_____. 状元随笔 (1)我们可以从位移的物理意义理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 一质点从点A出发,方案①先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再走过的位移为向量,方案②先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再走过的位移为向量,则方案①②中质点A一定会到达同一终点. (2)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按照任意的次序与任意的组合进行,如()+()=()+();=[+()]+(). 要点三 零向量的加法性质 a+0=0+a=a 状元随笔 如果=0→,则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是的相反向量,记作=-. 练习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个向量的和可能是数量.(  ) (2)两个向量相加就是它们的模相加.(  ) (3)=.(  ) (4)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适合任意两个向量.(  ) 2.(多选)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0 3.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0+a=a B.a+b=b+a C.=2 D.= 4.若a表示“向东走8 km”,b表示“向北走8 km”,则|a+b|=_____,a+b的方向是_____. 导思 题型一 已知两个向量,求它们的和向量 例1 如图所示,求作向量和a+b+c. 总结 (1)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求a+b,务必使它们的“首尾顺次连接”;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a+b,务必使它们的起点重合. (2)多个向量求和时,可先求两个向量的和,再和其他向量求和. (3)注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的加法. 跟踪训练1 如图①、②、③,已知向量a,b,分别求作向量a+b. 题型二 向量的加法运算 例2 如图,E,F,G,H分别是梯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化简下列各式: (1); (2). 总结 解决向量加法运算时应关注两点: (1)可以利用向量的几何表示,画出图形进行化简或计算. (2)要灵活运用向量加法运算律,注意每个向量的起点、终点及向量起点、终点字母的排列顺序,特别注意勿将0写成0. 跟踪训练2 向量化简后等于(  ) A. B. C. D. 题型三 向量加法的应用 角度1 平面几何问题 例3 如图,已知D,E,F分别为△ABC的三边BC,AC,AB的中点,求证:=0. 总结 灵活运用相等向量和相反向量.如本题中==0. 角度2 实际应用问题 例4 一架直升机从A地沿北偏东60°方向飞行了40 km到B地,再由B地沿正北方向飞行40 km到达C地,求此时直升机与A地的相对位置. 总结 向量加法的实际应用中,要注意如下: (1)准确画出几何图形,将几何图形中的边转化为向量; (2)将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