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7792

16《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10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 cover
三上16《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祖国风光”主题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为核心,按“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文章结构清晰,首尾呼应,既展现了祖国南海的魅力,又蕴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审美能力和爱国情怀的优质载体。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写景的文章,对如何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文章结构的把握还不够深入。此外,由于学生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较少,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教具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激发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思维能力: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审美创造:能用几句话描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西沙群岛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先请大家齐读课题,边读边回想:西沙群岛在你心中是什么模样?(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词句,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播放西沙群岛实景短片(含海水、海底生物、海岛等画面),配文“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提问:看完短片,你对西沙群岛有了哪些新的感受? 3.这节课让我们化身“西沙小小探险家”,再一次走进这片神奇的海域。 二、任务驱动,探究文本(学习课文2-5自然段) 任务一:梳理“西沙宝藏图” 1.自主阅读课文 2-5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风景”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物产”的词句,并完成“西沙宝藏图”表格。 自然段 风景和物产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2.小组合作交流表格内容,派代表用“第X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的句式汇报,教师板书关键词(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鸟)。 任务二:品味“西沙之美” 1.聚焦第2自然段:赏“五光十色”的海水 (1)自由朗读,找出形容海水的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海水颜色多?(引导发现“深蓝、淡青、浅绿、杏黄”等词语)。 (2)探究原因:为什么海水会有这么多颜色?(结合“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理解光影变化,渗透地理常识)。 (3)如果此时你站在海边,看到这样的海水,会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点名读→小组赛读→配乐齐读,读出对海水之美的赞叹)。 2.聚焦第3-4自然段:探“奇妙海底” (1)猜谜导入:有个地方,人们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说的是哪里?(引出第4自然段,体会夸张手法的妙处)。 (2)默读第4自然段,圈出表现鱼多的词句(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有的……有的……有的……),指名分享。 (3)朗读第3自然段,结合“珊瑚像花朵、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等比喻、拟人句,想象画面,补充资料:“西沙群岛的海底还有哪些生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如贝类、海藻等),教师播放视频。 3.聚焦第5自然段:悟“鸟的天下” (1)对比提问:海岛上的鸟和海底的鱼,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都用“多”来突出特点)。 (2)找证据:“从哪些词句能看出鸟多?”(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