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842

3.4.1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481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3.4.1,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格式,2025-2026,学年
  • cover
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光合作用及其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如光照、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原料、产物)、以及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等知识点。(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绿色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并理解这一过程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同时,学生还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例如如何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此外,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叶片结构,理解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形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科学认知。(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3)探究实践:独立完成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4)态度责任: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意义,认识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树立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2)结合真实情境,分析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原料、产物、条件以及场所的相互关系和变化。(2)将光合作用的抽象概念与实际叶片结构特点相联系,认识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答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情境引入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图片、实验操作视频以及叶片结构的示意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2)实验材料套装,包括但不限于天竺葵、银边天竺葵、金鱼藻、碘液、酒精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确保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完成验证光合作用的系列实验。(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及相关补充资料,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和深入探究的素材,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展示图片,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系列绿色植物从种子萌发到长成硕果累累的图片。(例如:种子、幼苗、成熟的果实等)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是如何从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并结满果实的?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提供的图片,并表现出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思考并讨论绿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学生:植物可能需要阳光、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来生长)二、指导阅读,组织讨论,了解光合作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部分(第 XX 页至 XX 页),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朗读各个实验的描述。分组讨论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并深入分析每个实验的关键点。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基本要素: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最后进行小结。学生活动仔细阅读教材中所列的科学家实验,如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和英格豪斯的实验。根据文本内容,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植物主要从哪里获取生长所需的物质?(学生:植物主要从水中获取生长所需的大部分物质)普利斯特实验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关键在于实验中是否有光照)英格豪斯的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各小组总结光合作用的重要信息并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氧气和有机物条件:光照场所:叶绿体三、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教师活动介绍实验目的: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