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225

7.《兼爱》课件(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2421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兼爱 墨子 同样是面对乱世,儒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姿态,立志推行“仁政”、重构“礼治”,哪怕奔波列国也要扭转乱象;道家则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预以让社会自归稳定。今天,又有一位圣人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救世之方”,他就是墨子。不同于儒家对“礼”的坚守,也不同于道家“无为”的超脱,墨子带着最朴素的民生关怀向我们走来,为治理乱世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导入 墨子思想 ①兼爱非攻。 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认为应该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共处。 ②天志明鬼。 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主张遵循天的意志,相信鬼神的存在,从此约束人们的行为。 墨子思想 ③尚同尚贤。 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④节用。 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1. 朗读全文,结合注释翻译,积累高频实词、虚词“也” 。 2.划出重要概念和主要观点,梳理文脉,理解墨子论述逻辑的严密性,体会兼爱思想的内涵。 3. 品味语言,体会其语言的浅显和反复论说的特点。 4.结合现实,思考儒道墨三家思想学说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思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 【要求】:第一遍,自主翻译,不懂可查;第二遍,自主翻译,尽量不看注释,不会及时标记;第三遍,读原文,脑中自觉翻译,难点处重点标记。 2.刻意关注虚词 “也” 的意义和用法。 【注意】:《语基》第356页“也” ,掌握常见用法和意义。 第一课时 议 1.小组交流,解决文言学习中的疑难点。 2. 两两结合,轮流翻译文章中含有虚词“也”的 句子,难以理解之处做好标记。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wū得不禁恶wù而劝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