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1227

10.2《师说》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7364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谁才是孙悟空真正意义上的师父呢? “程门立雪” 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和学生成了雪人,程颐醒来发现两个学生在外深受感动。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诚恳求教的范例。 韩愈 ———遇见与时俗相抗的孤勇者 知人论世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十岁丧兄,后寡嫂抚育叔侄二人。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岁中进士,三试吏部试不成,赴徐州。后回京任四门博士,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祭酒是同列中的首席、主管。主要任务是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不顺的为官之路 六次落榜的唐朝复读生! 思想前卫大唐网红教授! 咒皇帝命短的敢死队队长! 和鳄鱼对话的动物学专家!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成语大师 个性签名: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古文运动发起者 天下第一祭文!《祭十二郎文》 古代全体读书人的偶像—韩愈 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 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 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 道济天下之溺(潮州功绩) 忠犯人主之怒(谏迎佛骨 勇夺三军之帅(出使镇州)-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知人论世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潮苏海)。 作者介绍 古人称谓有以下几种: 称居所名 称官职 称为官之地 称谥号 称家中排行 唐宋八大家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 洵 苏 轼 苏 辙 王安石 曾 巩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 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创作背景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李汉(韩愈弟子)《昌黎先生集序》: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 犯:冒着;抗颜:态度严正;指目牵引:指指点点,拉拉扯扯;增与为言辞: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 解题 师 说 关于“从师”的道理。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韩愈《马说》 周敦颐的《爱莲说》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说 这可是古代的小议论文 解题 《师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01、作名词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老师”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