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007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0198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择性,PPT,40张,课件,文化,美洲
  • cover
(课件网) 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存在于4000多年前,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2500多枚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被称为“印章文字”。人们从这些印章上发现了500多个文字符号,虽然这些文字符号还不能被释读,但它们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 “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构成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这里有着辉煌的古代文明。 印 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印度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东梅奔寺———婆罗门教建筑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了。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佛教教义 佛教是古印度人对世界文化的又一贡献,它的创立者是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立后,乔达摩·悉达多在摩揭陀国40多年。他去世后,佛教继续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不排斥低种姓成员加入佛教,力图在宗教领域打破各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印度教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主张,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印度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主要经典和信仰,融合了印度各地的诸多原始信仰,因而广泛流行。 历史纵横 吠陀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一部印度-雅利安人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形成了。“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梨俱吠陀》与后来三部吠陀被后世合称为“四吠陀”。它们是古代印度祭司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后来,人们把“四吠陀”反映的时代称为“吠陀时代”。人们在雅利安人古老的语言梵语的基础上创制了梵文,用来书写这些典籍。梵文是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约定型于2—4世纪。 两部史诗都源自民间口头创作,后经人加工而成,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印度电影《罗摩衍那:史诗》 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双方激战18天后后者获胜的故事。全诗共18篇,约10万颂。 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在数学方面,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O”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它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直径约36.6米,高约16.5米,塔门上的浮雕多以佛教故事为题材。 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哥窟 9世纪时,吴哥王朝统一了柬埔寨。12世纪吴哥王朝兴建的规模宏大的石窟寺庙建筑,被后人称为“吴哥窟”。当时,佛教是柬埔寨的国教,但印度教也并行不衰。因此,佛教和印度教的特征在吴哥窟中都有体现。窟中很多浮雕的题材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反映了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 思考点 古代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