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2368

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日期:2025-09-2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7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统编,法治,道德,下册,四年级
  • cover
《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介: 本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属于“消费与生活”单元。课程围绕“学会理性购物”展开,通过观察商品包装、识别信息、分析购物案例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购物技巧,培养安全消费意识。本课是单元起始课,为后续学习“合理消费”“维权意识”等内容奠定基础,旨在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看包装,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如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等)。 2、了解购物的技巧,避免购物中出现小麻烦。(如索要发票、警惕“三无产品”、购物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提升信息筛选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安全消费意识,养成理性购物的习惯,拒绝贪图小便宜的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商品包装信息,理解其重要性。 难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购物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商品包装图片、视频案例、3D数字人购物场景动画) 实物教具:带有不同标签的食品包装袋、文具、药品说明书、评价表。 2.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2-3种商品的包装或说明书(如食品、文具、日用品)。 填写“商品信息观察记录表”(记录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商等)。 五、教学过程 : 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师:同学们,(出示图片)逛超市,买衣服,买文具,多么熟悉的场景,是啊!我们都有过买东西的经历,,但不一定每次都能买到满意的商品,那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呢?这可是一门大学问,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四课《买东西的学问》(出示课题) 2. 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引入3D数字人“雯雯”的求助任务:)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生活委员雯雯。班级要开联欢会了,需要购买零食、小奖品和装饰教室的物品。请同学们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帮助我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情境和角色代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探究活动作铺垫。) 环节二:探究活动--学会看包装 任务1:对比分析 展示两种零食包装(一种信息齐全,一种缺失关键信息),学生思考:“哪种可以购买?为什么?” 学生汇报结论,教师总结关键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等)。 任务2:观察实践 师:通过大家的仔细观察和记录,收获真不少呢!除了这些文字信息,有些包装上还有这样的标志,(图示)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看清包装很重要。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真是小标签,大作用。有些商品的包装上没有这些信息,我们称之为“三无产品”,到底什么是三无产品呢?请看--(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知道了三无产品的危害了,下面请辩一辩这位同学的做法对吗?(随机点名1、2、3、) 预设生1: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做法不对,因为这种便宜辣条含有大量香精、色素、甜味剂等添加剂,经常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预设生2: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做法不对,因为三无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卫生达不到要求,吃了以后会引起肠胃不舒服。如果想吃辣条,可以到正规超市买质量合格的辣条。 师:所以老师建议大家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的信息,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购物小秘籍,一起读读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和实践观察,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视频辅助强化对“三无产品”的认知,提升安全意识。) 环节三:探究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师:我们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